“研学”是“旅行”的核心。研学旅行与一般的春游、秋游等活动不同,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需要将研学旅行线路进行课程化开发,在研学旅行课程校本化的基础上,进行班本化研学课程设计。
开展劳动教育既要接地气,也要可持续。不仅要教会学生们劳动技能,更要培育他们的劳动意识和习惯。更为关键的是,学会烧菜做饭会增强大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他们将来在和家人相处的过程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
研学旅行纳入国家课程范畴,作为综合实践的一种活动样态,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有着独特的综合育人功能。浙江省嵊州市逸夫小学以走读“浙东唐诗之路”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开展关于自然、人文交融的研究,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德育认同,夯实基础知识,完整生活体验,学习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强调:“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对加强劳动教育和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劳动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劳动教育要突破只是延续或回归以往“学工”“学农”或“劳技课”的窄化做法,在劳动形态上应体现出时代新特征。
从大年三十开始至大年初七,我们精选了洛阳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分为“文化洛阳 ”、“红色洛阳”、“文明洛阳”、“科技洛阳”、“生态洛阳”、“魅力洛阳”六个篇章,为大家一一介绍。
洛阳是一个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相会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千年古都的历史文化魅力,更能感受到朝气蓬勃、快速发展的现代洛阳。开展国情教育研学旅行,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基本国情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之情。
洛阳依山傍水,山水自然资源丰富,为自然生态研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开展自然生态研学,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树立爱护自然、保护生态意识。
研学,是行走的课堂,也是让孩子们走出“从学校到家”两点一线的封闭圈,引领学生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科技研学之旅将带领大家感受洛阳雄厚的科技力量,让大家在活动中学会创新,培养动手实践、探究能力!
生活是孩子们最好的课本,通过劳动实践等研学活动,课堂从教室搬到了田地,土地为教材、纸笔变农具,孩子们走出校园,边游边学,将知识融会贯通!
2025-05-10
2025-05-09
2025-05-07
2025-05-06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