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和自然的接触。
——理查德·洛夫
开篇语
洛阳依山傍水,山水自然资源丰富,为自然生态研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开展自然生态研学,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树立爱护自然、保护生态意识。
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开启一场生态研学之旅,我们将在“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学习水情知识;在“新安县黛眉山风景区”了解地质地貌知识;在“洛阳白云山景区”探秘“自然博物馆”;在“老君山”学习自然生态知识,了解国学文化;在“鸡冠洞”近距离考察“喀斯特岩溶地貌”;在“宜阳花果山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观自然美景,访西游胜迹;在“洛阳市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学习植物学知识;在“洛阳龙门海洋馆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探寻海洋的奥秘;在“洛阳东花园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学习农业科普知识。
基地介绍
(排名不分先后)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以举世闻名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为依托,设有爱国主义展厅、大坝、黄河微缩景观、雕塑广场、老神树等十余处景点。景区先后被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水情教育基地、河南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研学实践教育情况简介:一、小浪底爱国主义展厅通过图片、音响资料等介绍了黄河水情及小浪底工程,再现了当年工程建设的艰难历程。二、小浪底枢纽大坝、地下厂房、进水塔等规模宏大,可以使参观者感受愚公移山般的精神。三、坝后生态保护区亭台楼阁,鸟语花香,让人感受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四、小浪底文化馆以“兴业文化展”为主题,复原了小浪底工程建设和管理时的场景。景区借助多种形式开展研学教育,普及水情知识,设计制作了《大河圆梦》、小浪底研学手册等系列画册、书籍、专题宣传片等,得到广泛的社会赞誉。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开发了适用于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的水文化、水知识传播课程,主要有:1.上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厅);2.和魏巍大坝合一次影(九曲桥背景大坝);3.读一次黄河小浪底文化史(文化馆);4.体验一次全景黄河(微缩黄河);5.敬一次英烈生命的丰碑(小浪底工程殉职纪念碑)等。
新安县黛眉山风景区

新安县黛眉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北部黄河小浪底水库上游的南岸,是中国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基地红岩碧水,群峡间列,植被繁茂,人文积淀厚重,是一座以峡谷地貌、水体景观为主,以地质剖面和地质灾害遗迹为辅,以生态和人文相互辉映为特色的综合型地质公园。基地拥有丰富的地质地貌遗迹、自然山水风光、红色文化、历史人文景观和珍稀动植物资源,是中小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教育的理想场所。

黛眉山基地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为落脚点,结合基地特色资源(地质、植物、人文、历史、黄河、红色),致力于为全省乃至全国中小学组织实施认识自然、了解社会、体验生活、继承优秀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等实践教育活动提供精品课程和精致服务。
洛阳白云山景区

白云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南部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动物204种,植物1991种,森林覆盖率98.5%以上,被专家学者誉为“自然博物馆”,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科普教育基地。

整个景区融山、石、水、洞、林、草、花、鸟、兽为一体,雄、险、奇、幽、美、妙交相生辉,被誉为“人间仙境”、“中原名山”。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998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被社会推荐为“河南省十佳景区好去处”第三名。经过10年开发建设,景区拥有完善的服务设施,建成玉皇顶高山滑道,形成万人日接待能力。

老君山研学发展中心

老君山研学发展中心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老君山景区内,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主要建设有地质科普区、国学文化区、植物科普区、户外探索区、地质奇观体验区、古建文化探索区、生活服务区、研学发展办公区。是一个融合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自然风光、文化旅游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老君山是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中原山水文化杰出代表,京洛名山。

研学发展中心有70余人,包含教研组、授课组、综合办公组、接待组、安保组,其中教研组负责课程、线路开发,有6名成员,均为课程相关行业专家;授课组负责日常研学过程中的学生讲课工作,其中具有教师资格证的导师有8名,讲解员助教18名;接待组负责研学团队的交通和食宿,确保整个研学过程的平稳运营;安保组负责日常研学过程中的保卫工作以及遇见突发情况时的急救工作;运营团队业务细化、责任到人。

老君山研学基地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通过多年研学活动经验,共计开发两个课程体系,一是自然生态科普课程,二是国学文化课程。
鸡冠洞研学基地

鸡冠洞位于河南洛阳栾川城西三公里处,属天然石灰岩溶洞,形成于早中更新纪,地质学称其为“喀斯特岩溶地貌”。

鸡冠洞洞深5600米,目前观赏面积23000平方米,上下分五层,落差138米。洞内峰回路转,景观布局疏密有致。石林耸秀,石花吐芳;石帷垂挂,石瀑飞溅,天然成趣,巧夺天工。洞中四季恒温18℃,清爽宜人,四季成游。

景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原新华社社长穆青为鸡冠洞题名“北国第一洞”;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作出了“景观壮丽、堪称北国第一洞府;成因独特,正是国内首家龙宫”的权威性评语。

宜阳花果山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宜阳花果山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位于宜阳县西南50公里的花果山乡境内,景区面积达4810公顷,主体分四大景区,即:岳顶风光区、花山觅圣区、石院墙自然保护区和七峪飞瀑区,辖区内共200多个自然景点,这里奇峰林立、怪石密布,飞瀑高悬,烟云浩渺,融动植物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交通条件优越,地理位置适中,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原黄河旅游线上的一颗绿色明珠。

基地拥有同时可容纳300余人的食宿接待条件,可容纳100余人的研学教室,适合开展研学活动及拓展训练的室外场地达到1500平方米左右,以及大型公共卫生场所10间,医务室1所,大型休闲活动场所1座等充分保障了研学旅行的正常开展。基地配备了专业的管理团队,师资团队,安全团队等保障研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基地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特点,结合花果山的研学资源,策划出一系列主题性强、体验度高的研学课程,主要包括:“寻:西游胜迹 游戏之乐”、“学:河洛文化 源远流长”、“研:辉煌历史 典范之作”、“诗:山水宜阳 诗韵芬芳”、“书:名人词赋 眷写临摹”、“画:花果山色 美丽留存”等。

洛阳市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位于隋唐洛阳城遗址,占地面积2864亩,是以隋唐文化及物种多样性展示为主,集植物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植物景观展示和传播植物学知识为一体的一个大型植物公园,目前收集植物种类达1000多种,2000多个品种,其中牡丹品种1200多个。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五星级专类公园、洛阳市最佳牡丹观赏园、洛阳市科普教育基地。

基地在紧邻洛阳市博物馆、规划展示馆的北门设置约200平方米的研学教室、西门办公区有两个教室约200平方米、千姿牡丹园有知行学堂100平方米,可同时接纳400名学生进行研学体验。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邀请洛阳河洛文化研究会会长、著名文史专家蔡运章老师担任隋唐文化指导,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牡丹芍药协会副会长李清道担任园林科学专项指导,并由全国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标准化联盟副会长、河南省教育厅研学专家孙鸿燕担任课程研发组组长,研发高质量研学课程。

2020年课程研发组打造《坊间少年》特色研学品牌,现有《少年坊主》、《少年树正》、《少年花儿》、《少年苗圃》等研学课程,该课程内容丰富、引人入胜,包括任务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游戏式体验、园艺体验课程等,通过学习体验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习植物生长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了解植物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增强学生对生命的理解。
洛阳龙门海洋馆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洛阳龙门海洋馆是集观赏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的大型海洋公园,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级的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全馆建筑面积一万余平方米,设有多个主题展区,共展示各类淡水、海洋生物300余种3万余尾。包含群鱼争食、人鱼传说、海兽表演和自然学堂。

其中,自然学堂是洛阳龙门海洋馆全新打造的自然科普教育基地。该基地由博物学专家以六大物种为主题,为3-15周岁的孩子设计了生动有趣的自然观察、自然体验式课程体系。自2017年起,连续4年与市教育局教研室合作组织“洛阳市中小学科技节”活动中“自然观察笔记大赛”项目,获得由教育局教研室颁发的“优秀组织奖”。
基地拥有专业的教学团队,综合博物学、教育学、心理学、环境保护及文化历史等多学科专家的课程研发团队和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自然讲师团队。

基地开发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听海洋王国故事,观察蚂蚁工坊内幕,探索飞翔奥秘,抱抱雪貂宝宝......通过自然观察、生态游戏、体验性学习、自主探究等多元方式构建了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完整体系化认知。
洛阳东花园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洛阳东花园位于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万亩牡丹园产业聚集区东侧,是洛阳首个综合性牡丹园区和以牡丹为特色的青少年研学实践基地,占地面积800多亩。

基地拥有完善的中小学生研学课程体系,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生态、农产品加工、劳动教育等方面要求出发,设置科学课程、人文课程、和健康课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其中,科学课程依托基地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以跨越春夏秋冬牡丹体验式自然课程为主。儿童在观察牡丹当中形成科学思考力、探究力,具备初步的科学素养。在实践中体验自然科学的奥秘与来源,形成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健康课程依托园区丰厚的自然人文资源,绿色健康饮食的核心理念,从生命教育人与自然的维度设计课程,着重培植学生的选择力、共食力、共生力三大能力。
今天的生态洛阳研学之旅就到这里了,在自然生态研学基地,我们用心去感知世界,用脚去丈量世界,探索自然的奥秘,感受大自然的无限魅力。明天,我们将开启魅力洛阳研学之旅,下期再见。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更多研学人学习进步,共同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15538520101),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