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场地狭小,学生缺乏生产劳动实践空间怎么办?课程设计难点重重,如何让学生“在劳力上劳心”?师资数量和专业性不足,劳动教育难有好老师如何解?今年,劳动教育堪称教育界一大热词。两份中央级文件的下发,让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成为共识。然而,做出有温度、有深度、有品质的劳动教育,非常考验育人者的水平和魄力。
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各地中小学认识到研学旅行的意义和价值,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一系列研学旅行活动。在实际的组织过程中,活动效果远未达到理想状态,“游而不研”现象普遍,精品研学线路及课程缺乏,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研学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迫切需要加强规范和指导。
这些刻骨的记忆让我懂得,劳动正是能给人们这种美好体验的源头。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劳动机会少,那我们就给孩子创造劳动机会。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指出,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的现象,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文简称《纲要》),则以《意见》为依据细化有关要求,重点解决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将教育活动与旅游体验合二为一的新兴游学形式,是一种群体性的外出实践活动和体验式素质教学模式,具有其余众多课程无法比拟的优点,如其研学主体的自主性、内容的开放性、方法的探究性等引发了国内教育界及旅游界的共同关注。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敦煌阳关博物馆紧紧围绕展示、研究、弘扬敦煌文化,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物遗迹等资源,认真摸索,反复实践,推出了一系列研学产品,通过寓教于乐等方式,为青少年打造富于丝路文化特色的“第二课堂”。在实践中我们也摸索出来一套历史文化景区如何开发研学课程的思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部积极推进教育法修订,起草形成教育法修正案(送审稿),修订有关条文,将德智体美劳全面纳入教育方针。目前教育法修正案(送审稿)已提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
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教育,应当始于劳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劳动教育”给予了特别强调,党中央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总体要求。近年来,教育部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劳动教育。
对于学生,劳动不仅仅是一种谋生工具,更是人的存在方式,孩子通过劳动去看到自己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从物质丰裕角度去理解劳动,劳动不仅仅是光荣,还是一种幸福。我们的劳动教育要立足于学生优势需求的转变,让孩子在劳动中更多获得生命的意义感和自我确认。
2025-07-02
2025-07-01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6
2025-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