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是中小学生有组织的集体性、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活动,是对中小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生活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载体,可以帮助中小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政策推动、观众需要、市场驱使三方作用下,博物馆研学正蓬勃生长。但博物馆研学的良性发展需要博物馆、社会力量、学校以及政府部门来联合推进,把握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公益性的原则。从博物馆这方面来说,要主动与学校、社会机构合作,开发面向不同群体不同年龄的、有针对性的研学课程,增加馆际合作和室内、室外场地合作,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推动研学发展。更重要的是尽快建立监管和评价机制,对课程质量、费用、安全等方面
暑假期间,很多家长都给孩子报了假期游学项目。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7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4.9%的受访家长为孩子购买过假期游学项目,小学高年级学生参加游学项目的比例最高。关于游学效果,75.0%的受访家长感觉孩子假期游学的收获通常都低于家长预期。只“游”不“学”、“游”多“学”少被指为游学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与人交往以及个人管理方面所做出的表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前中学生的心理现状。由此需要教育关注者以及心理工作者进行关注,以期共同达到提高学生整体心理状态以及核心能力的目标。
赏月观荷、读诗篆刻……这不是书本里古人的夏日生活,而是当下一些中小学生们的暑假作业。记者近日在多地采访发现,厚重的假期作业本早已淡出不少孩子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有趣又有料的多元化暑假作业,让孩子们在快乐学习中度过暑假生活。
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不断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近来,教育部已颁布了相关政策,确定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并明确要求学校搭建一套完善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各地的学校和相关机构都正在进行各种探索和尝试。
暑假是研学旅行最火热的时期。近年来,得益于文旅融合、素质教育、政策支持等有利因素,研学旅行发展势头迅猛,发展速度惊人,发展成果喜人。为了更好地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有必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新春团拜会的讲话中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从社会结构而言,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基本单元,营造良好的家风、弘扬家庭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最为重要的基础,更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2025-08-20
2025-08-18
2025-08-16
2025-08-15
2025-08-13
202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