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国内不少学校因场地有限、师资不足,加上课程开发不够、家长支持力度不足等,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此,该如何破解?劳动教育又该如何因地制宜?其实,劳动教育的开展,固然离不开条件支撑、评价驱动,但更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内在自觉。
利用乡村人文和自然资源开展研学课程、中小学研学旅行受持续的政策影响,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产生了良好的教育反应,本文就从乡村研学的内容市场出发,对乡村研学的主题选择和操作等方面做了相关阐释,以期将课堂延伸至乡村,激发乡村活力,提高研学旅行活动的互动性、实践性和教育性,避免“只学不旅”“只旅不学”现象,促进研学旅行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
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计划,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然、历史、科学、人文、体验等活动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能够让学生的情感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在丰富的研学旅行活动中,打开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交流,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展开对学习对象的认识和体验,从而能够促使学生的德育水平在新的体验模式中得到有效地提升。
2020年,洛阳教育研学发生了哪些大事?今天,随小编一起来看。
短线研学产品的购买者一般是中小学校。产品设计部门从销售部门获得客户需求后,首先应明确研学旅行目的、出团时间、人数、研学课程主题参考、旅行者年龄段等限制条件,并分析出客户想要获得的满足价值。
“四位一体”研学旅行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指的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本土教育资源为内容,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研学手册为管理支架构成的研学旅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体化模式。
“劳动是知识的源泉,劳动是创造的沃土。”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劳动习惯。不少教师能够认识到劳动教育的价值,积极开展项目式劳动教育,但在具体操作时存在一些误区,导致劳动教育的价值未能有效发挥。笔者结合实际,谈谈当前小学项目式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拉尔夫·泰勒提出制订课程及教学计划的四个基本问题——确立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估目标实现情况,此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作为课程四个基本要素成为共识。北京市海淀区开展了研学旅行课程建设系统研究,提出研学旅行课程还需增加研学主题、研学线路(资源)、研学管理、研学手册四大要素。
博物馆课程是一门隐形的课程,具有教育性;博物馆课程是一门互动的课程,具有过程性;博物馆课程是一门探究的课程,具有实践性。如何开发好博物馆课程,让学生通过博物馆课程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无论德智之教还是体美之育,均源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而以生活为载体的劳动教育,恰具备“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价值。选择合适的生活内容,引领学生在劳动实践中领悟知识,萌生创意,增强体质,凝练意志,体验真理,美化情操,正是全面育人的期待。
2025-07-02
2025-07-01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6
2025-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