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底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志愿服务已成为我国研学旅行发展的健康力量。然而,目前研学旅行志愿服务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五个短板”。
乡土旅游资源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与地域特征的旅游资源。在《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中提出:在学校中普及研学旅行,把“乡土乡情”纳入到研学活动的范围之中。
研学旅行路线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研学宿营地、研学基地、交通线等组成的综合体,是研学实践活动运行的基础,是研学实践课程资源的载体,是联结实践主体(中小学生)、实践食宿地、实践课程资源的重要纽带。
中小学阶段是劳动教育的关键期,科学设计和实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对创新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方式和劳动育人方式有积极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教育局局长王中立建议,在加强家庭劳动教育指导的同时,探索家庭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并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劳动教育基地。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市市长刘宛康表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指出,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以洛阳地区为中心的河洛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中华文明进程中具有根源性、主体性等特征,地位非常重要、作用十分关键。
在当今教育发展的影响下,学校对人才的培养逐步向素质教育靠拢,通过这样的方式为社会输送了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而学校也自然成为培养的主要场所之一。现如今,旅游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旅游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娱乐方式之一,这也成为当今高校培养学生的一个新的教育方向,而研学旅行也随之成为学校对自身进行相关建设的重点环节。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刘珂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深化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实的提案。她建议,要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形成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曾经一度被弱化甚至被遗忘的“美育”和“劳动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被重新定义。两者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共生共荣的?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以“传统劳作”为实践基地,推进“美劳共生”的教育实践,探索出一片新天地。
近日,中宣部印发《关于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中突出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突出青少年群体,加大支持力度,做好统筹安排,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大力营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浓厚社会氛围。
2025-07-04
2025-07-02
2025-07-01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