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十一”小长假,国内一些中小学开始了“研学旅行”。据悉,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落实,中小学研学持续升温;随着各地细化实施政策,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规范后的中小学研学旅行或迎行业新“风口”。
细究学校教育形式、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研学旅行无疑与非遗保护传承的要求和目的联系最为密切,是学校推动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形式与方法。
要发挥研学旅行这一学习方式的比较优势,对学生的劳动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培育。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亲子旅游、研学旅游也受到了不少家庭的青睐。不过,经调查发现,不少研学项目既无“研”也不“学”,且从业人员鱼龙混杂,活动设计粗制滥造,情况究竟如何?
面对“双减”,研学旅行将迎来哪些机遇?研学旅行是否会步入发展快车道?“双减”政策的出台会对整个研学行业及研学企业有哪些影响?
在学习语文课文时,经验丰富的老师都会旁征博引,有时还会扩展文中涉及到的人文、地理和历史信息。课文读得多了,你的好奇心是不是也会时不时冒出来?书中描述的场景是真的吗?那些故事有没有夸张的成分?
作为一种集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于一体的校外活动,研学旅行市场走俏迹象明显。与此同时,专业人士指出,国内研学旅行市场质量及服务标准还有待提高。
“双减”政策落地后,研学旅行成为教育市场热点,一些培训机构纷纷将目光投向这片领域。研学旅行市场下一步该如何做到规范和健康发展,值得讨论。
公益性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首要属性,无论什么样的教育都应该坚持公益性,而不是以逐利为首要目的。
中秋传统知识趣味问答,让你的思维在大脑里快速奔跑起来!快来看看你能答对多少题吧!
2025-08-21
2025-08-20
2025-08-18
2025-08-16
2025-08-15
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