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革命文化教育的绝佳抓手,也是进行生命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劳动教育的好时机。
在发挥好学校主阵地的同时,更要用好社会大课堂,以“教联体”为载体开展科学教育,有助于最大限度整合优质科学资源、构建大科学教育格局。
如何以数字之翼助力美育拓展新边界?
《研学周播报》第九十三期来了!快来看看都有哪些精彩内容吧!
近期,《2024年洛阳市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一起来看。
依托本土资源,以学生为中心,寻找思政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的契合点,从理念融合、学科融合、活动融合等多维度构建大思政课程,无疑是一种推进“五育融合”的重要策略。
科学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根据已有知识探索新知识。
这个学校充分借助人工智能手段推动劳动教育创新发展,提升了劳动教育育人实效。
《研学周播报》第九十二期来了!快来看看都有哪些精彩内容吧!
劳动教育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已初步形成,但劳动教育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中仍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2025-08-20
2025-08-18
2025-08-16
2025-08-15
2025-08-13
202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