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一个复杂科学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思维。
劳动教育视域中的劳动需要从其作为人本体的存在方式这一角度来理解,从而建构人的发展与劳动之间的互动机制,让人在身心一体的教育美学生活实践中走向整全发展。
日前,河南省文物局公布《河南省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称《规划》)。“十四五”期间河南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将着力推进十项重点任务。
近日,省科协、省文明办公布2022年度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名单,86个单位上榜。同时,28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直接认定为省级基地(或省级基地有效期延长至2026年)。洛阳10家单位榜上有名。
乡村研学作为研学旅行产品中的重要类型,起着乡土教育、科学教育和生活教育等重要作用。
学校作为育人的基地,承担着向国家建设发展输送人才的重要任务,劳动教育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更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
如何加强小学生劳动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此早已有答案:“劳动即生活!劳动需体验!”“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知行合一,教育源于体验。
五育融合是推进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手段,劳动教育也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成为五育融合的突破口,但审视劳动育人的现实,育人目标的确立、育人模式的构建、育人实践的落实还有待提高。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应该如何聚焦传承红色基因,常态化长效化开展青少年群体的党史学习教育呢?
今天我们以船政研学为案例,探讨当前各地研学基地资源开发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提出研学基地课程化开发的策略。
2025-05-14
2025-05-10
2025-05-09
2025-05-07
2025-05-06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