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马珺表示,劳动精神的培育和劳动素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遵从教育规律,按照学生在不同学段的成长特征,构建螺旋式上升劳动教育体系。
如何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来看看这个学校的做法。
准确理解和认识研学实践教育的性质和核心内涵,制定适切活动目标和活动形式,研学实践教育才有望得以常态实施。
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被认为是劳动教育回归教育活动本真的重要途径,但是,学校勉强开课、硬性渗透等成为了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新问题。那么,如何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实施?
发展文化遗产研学旅行要把中小学研学旅行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结合起来,努力打造文化遗产研学旅行精品。
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不能简单将其理解为增加家务劳动,而应充分考虑劳动教育的全面性和有效性,让学生不仅能劳动、会劳动,更要愿劳动、爱劳动。
对青少年而言,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教育事关“立德树人”,是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打底色、正坐标的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融合育人价值。
应该如何开展新时代的劳动教育?
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研学导师不论是开发研学课程还是开展研学的教学过程,首要之处便是“了解学情、分析学情”!那么如何做“学情分析”呢?
2025-05-15
2025-05-14
2025-05-10
2025-05-09
2025-05-07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