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洛阳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
位置:首页研学资讯详情内容

河南省政协委员巩文:非遗国民教育进校园 引导孩子出校园体验实践

来源: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    发表时间:2022-01-08    浏览次数:10617

身份: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青联委员(科学技术界别)、“创出彩”河南青年创新创业导师团导师

荣誉:荣获第五届河南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第21届“河南青年五四奖章”“洛阳市五四青年奖章”、首届“洛阳青年创业奖”“2016年度洛阳旅游十大风云人物”“第三届青年豫商先锋人物提名奖”

2021年,有关教育“双减”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不仅仅是我国教育格局的重大调整,也是教育观念的重大变革。“双减”政策的落地不仅意在扭转“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的非科学教育评价导向,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根据相关政策要求,中小学校需持续提供课后延时服务,中小学生家庭作业时间有明确限制,且延时服务不得讲授课程。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等时间段急需优质素质教育内容产品和服务。”省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巩文围绕“双减”政策下教育产业的变化以及教育形式的变化,提交了系列提案。

巩文表示,十四五规划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化领域工作重要方向。202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将非遗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遗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出版非遗通识教育读本,在中小学开设非遗特色课程,加大非遗师资队伍培养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遗培训,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通过具体调研,巩文发现“双减”之下,像课后延时服务、校内兴趣班、社区托管服务、校外兴趣班、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等众多教育场景都对非遗主题教育课程及相关内容的需求巨大,可是现实中,目前在教育领域针对青少年学生群体的“非遗主题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非遗通识教育读本”基本处于市场极度稀缺状态。

“一方面,教育领域缺乏优质非遗教育内容,另一方面非遗传承人不擅长研发教育课程和通识教育读本,教育工作者不了解非遗,导致河南地方特色非遗教育内容处于空白,亟待开发。”

如何让非遗走进校园,推进河南省中小学非遗国民教育课程发展?巩文建议:

一是教育主管部门与文旅主管部门携手牵头,形成非遗国民教育课程进校园活动政策实施体系。由教育主管部门与文旅主管部门携手牵头,制定发展实施方案,把非遗进校园工作纳入素质教育实施体系,从内容要求和考核评估入手全力推动。

二是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积极研发、开设非遗国民教育精品课程。文旅厅非遗保护部门牵头编写,教育部门配合审批,开发具有河南本地特色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通识教育读本,以此打造优质非遗课程体系,帮助学校全面落实非遗国民教育精品课程入校。

三是丰富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一批传统文化建设示范校。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艺术赏评、民俗体验等活动进入校园,让学生们在素质教育中,更多更深的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人文情怀与审美情趣,给一些先行先试的学校更多的创新激励和奖励,打造一批传统文化建设示范学校。

四是强化师资培养和非遗研学实践基地的培育,内外合力共同促进非遗国民教育课程的普及。在内部挖掘研发非遗课程体系的同时,以标准化课程体系为核心,拓宽视野面向社会招募、培训师资团队和服务供应商,把学校教育与校外非遗传承人工作室、非遗手工坊、非遗博物馆教育等有机结合。以此形成校内课堂与校外非遗研学实践的联动,内外合力共同促进非遗国民教育课程的普及。

同时,巩文表示,教育应该是双向的、全面开花的过程。在诸如传统文化、非遗课程走进校园的同时,也应该引导孩子走出校园,去观察访问、探究体验,进而提升实践能力。

“目前,市场上游而不研、游而不学的研学旅行产品占比不小,省内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教育质量有待提升,我省研学旅行这一内生刚需市场尚未充分开发。”在《关于推进我省研学旅行教育发展的建议》提案中,巩文指出:近期,河南文化精品出圈热点不断,引发全国关注。河南主题文化旅行,尤其是寒暑假商业化研学旅行、亲子文化旅行是河南全域旅游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潜力巨大。

巩文建议相关部门趁热打铁,针对教育部相关标准,整合河南优质文旅教育资源开发一批融入河南历史文化、国情省情乡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文化传承教育、学科实践教育、艺术美育等内容的研学旅行精品课程;形成内容丰富、主题鲜明、体验感强的精品课程体系;进而推出各具特色的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精品线路。

同时,建议以标准化课程与通识读本为核心,建立研学旅行教育实施标准,多渠道整合文旅、教育领域资源,规模化培养相对稳定的研学导师队伍;针对亲子文旅推出精品线路和特色教育服务;将研学动手实践课程包升级为河南特色文创产品,打造“优质内容、特色服务、优质文创”,助力河南文旅产业升级,增收提效。(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记者 蔡琳)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更多研学人学习进步,共同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15538520101),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推荐研学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