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洛阳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
位置:首页研学资讯详情内容

一本书,带你走进隋唐大运河

来源:洛阳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会    发表时间:2021-07-07    浏览次数:12226

一条大运河,半部中国史

                                ——《隋唐大运河洛阳段词条释读》出版发行

2014年6月22日,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中国申报的“中国大运河”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洛阳有两个遗产点名列其中,分别为含嘉仓160号仓窖遗址和回洛仓遗址。

《隋唐大运河洛阳段词条释读》图书发行座谈会

2018年1月17日,“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社科联+北京市网信办”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协调会在北京举行。随后,洛阳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研究会将收集、整理、释读“隋唐大运河洛阳段词条”列为2018年的主要工作项目之一,并很快组织工作团队,投入实际运作。

《隋唐大运河洛阳段词条释读》

今日呈献在读者面前的《隋唐大运河洛阳段词条释读》一书,由洛阳市文物局、洛阳市文物勘探中心和洛阳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研究会联合出版。徐金星会长担任主编,宁健、周海涛、王阁、商春芳、张玉芳、王丽萍、张广英、张玉桥、聂丽、韩铁栓等同志参加撰稿、编辑、审校工作。

洛阳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研究会会长徐金星介绍《隋唐大运河洛阳段词条释读》编撰情况

专家、学者分享《隋唐大运河洛阳段词条释读》出版的意义

图书采用“词条释读”的编撰方式,内容涵盖了隋唐大运河洛阳段的水道、桥梁、仓窖、古城、园林、市场、官署、人物、诗赋、文献、文物、遗址、景物等十三个方面。全书共37万字,首次印刷2000册,由中州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

洛阳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也是隋唐大运河与陆上丝绸之路的交会地,而隋唐大运河是连接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纽带。

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研究、弘扬运河文化,保护运河文化遗产,对促进洛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打造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黄河保护治理示范区,打造现代生态宜居城市,打造城市精神标识和文化地标,建设运河文化旅游研学带,对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都将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隋唐大运河洛阳段词条释读》

可以说,隋唐大运河早已渗透并呈现了河洛文化的长度、宽度及深度。《隋唐大运河洛阳段词条释读》一书所呈现出的十三个方面的内容,犹如隋唐大运河洛阳段的一颗颗明珠,被穿成了一串靓丽的项链,披挂到大运河身上,也呈献于读者面前。让人们通过这些词条内容的解读,沿着时间这条“逝者如斯”的流水,走进“万古流不绝”的大运河。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更多研学人学习进步,共同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15538520101),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推荐研学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