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发表时间:2024-12-04 浏览次数:2547
问:研学旅行课程的全过程评价怎么做?
答:全过程评价是研学旅行课程评价的重要特点。研学旅行课程是一门在行走中学习、以体验和研究为主要形式的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跨学科、重体验是研学旅行课程的重要特点,课程实施过程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性、生成性、参与性,强调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意识的养成和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全过程评价可以分为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
【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即伴随学生活动进行的评价活动。就评价方法来说,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的评价行为可以是多样性的。为了了解学生的知识理解情况,可以采取测验法、调查法等,在研学活动过程中可以相应地采取问答、小测验、小调查等,在形式上可以是抢答、竞赛、反馈等。为了了解学生的态度、意识,可以采用访谈法、表现性评价等,可以采取座谈、演讲、作品展示等活动。为了了解学生的关键能力发展,可以采取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测量法等,在形式上也是灵活多样。
评价行为也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学习过程的评价行为,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了解学情和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评价标准和教学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学习规划;评价结果具体、细致,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我发展元认知,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这些都是普通学习活动很难触及的高阶思维能力,对学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能较准确评价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及相关素质,非常适合研学旅行这种综合活动课程。表现性评价通常要求学生在某种特定的真实或模拟情境中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完成某项任务或解决某个问题,以考察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或者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
表现性评价的效果依赖于任务设计、实施与评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要求评价内容清晰、评分细则合理,必要时还需要提供高分样例和低分样例,以提高评价信度。就研学旅行课程来说,由于考察学习任务具有真实性,影响评价效果的主要方面就是评价标准的清晰性,评价指标与任务的匹配性,评分细节的可操作性等,这些也是教师在应用表现性评价时需要加强的方面。
表现性评价的结果依赖于评价者对学生表现的判断,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为了提升评价结果效度,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第一,全体评价者共同参与,提前试评,统一对评价标准的理解和对评价细则的执行。第二,评分细则尽量采用可明确分辨的行为或表现,尽量规避评价者对学生主观意愿的判断。第三,采取多种评价结合的方式,合理使用核查表、等级量表等评价工具。行为核查表和等级量表能够帮助评价者通过少数行为表现及其程度做出相应判断,提高评价准确度。
【档案袋评价】研学旅行课程的档案袋评价是指通过对研学旅行档案袋的形成过程和最终结果进行分析,对学生发展状况作出价值判断。
按照操作主体划分,档案袋可以分为文件型档案袋和展示型档案袋。文件型档案袋的目的是记载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采用的方法是教师观察、逸事记录、访谈以及学生活动,材料一般由教师选择并放进记录袋。教师和家长是文件型记录袋的主要使用者,相互了解学生成长的全面信息,帮助学生设定今后的目标,制定教学及家庭支持计划。
展示型的档案袋,又可以分为展示最高成果的成果展示档案袋、展示发展过程的变化展示档案袋和展示最终水平的结果展示档案袋等。以展示为目的的评价档案袋突出特点是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当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无法逐一确定时,可以选用展示型评价档案袋。展示型成长记录袋里的内容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一般都入选学生认为最能反映自身水平和能力的作品。
可依托洛阳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收集研学旅行课程评价反馈信息,促进研学旅行课程的建设和优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