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洛阳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
位置:首页研学资讯详情内容

研学旅行常见问题浅析 | 45.“游而不学”成通病,如何杜绝此类问题持续发展?

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发表时间:2024-09-20    浏览次数:2015

问:“游而不学”成通病,如何杜绝此类问题持续发展?

答:【问题取样】据江苏省消保委2023年10月11日发布的研学旅行消费调查结果,一例博物馆研学活动样本中,整个研学活动以玩和做游戏为主,讲解过于简单,没有带领小学生深入了解文物、场馆人文等知识,整个活动没有将游和学有机结合起来。另一例名校研学样本中,由学校统一组织委托旅行社开展研学活动,一天中安排三个活动地点,其中南京博物院只安排一个半小时且没有讲解员,走马观花打卡游览。下午进名校也没有安排校园参观,只是开展了讲座活动,“游学分离”,学生收获有限。

【形成原因】造成“游而不学”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有课不用,受托旅行社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即便博物馆提供优质课程也不愿采购,按照“能省则省”原则,最多请个讲解员“最实惠”;其二是无课可选,博物馆因实行免票政策,课程大多是修改讲解词“应付”了事,如外聘团队开发课程,花钱不说怎么要求研学机构采购又是问题,干脆“少惹麻烦”,就造成有些博物馆“无课可选”的状态;其三是缺人授课,博物馆讲解员几乎是超负荷服务,一般志愿者又不具备实践教学能力,造成专业授课导师数量无法满足研学实践需求的状况。

【相关建议】解决“游而不学”问题,归根结底是如何建立研学课程和教学服务供给机制,加强研学旅行流程监管的问题。博物馆是研学实践教育的重要载体,课程可关联中小学语文、美术、历史、政治、科学等多个学科,我们根据现行政策,以博物馆为例提出以下三条建议:其一,建立由博物馆社教人员、研学研究员、相关专家等组成的课程开发组,根据不同学段教材和博物馆资源,结合实践教育需求开发一批多学科融合、价格合理、便于实施的优质课程。其二,遴选一批综合素质高、时间有保证的定向志愿者作为研学辅导员,由课程开发组制作课程实施培训教程,对团队进行多频次带队引导、培训,完善博物馆课程开发与教学体系。其三,博物馆以公众号等为载体,接入洛阳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博物馆研学预约系统,将研学预约和社会参观预约分开管理,按照“研学必选课、无课不研学”的研学预约措施,预约的课程费用使用商户号分账系统进行分配,一部分用于课程研发和教学补助,一部分直接进入博物馆非税账户。

通过以上相关措施,形成长效的课程开发、志愿者授课、平台预约收费管理模式,将有效杜绝“游而不学”现象的蔓延发展。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更多研学人学习进步,共同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15538520101),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推荐研学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