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发表时间:2024-09-06 浏览次数:1897
问:平台的用户分类和管理权限是怎么设置的?
答:洛阳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用户类型为:管理机构(教育局/文旅局)、学校、服务商(研学〈劳动、美育、科学〉实践基地/营地、承办机构及其他第三方服务商)、教师、研学导师和家长等,账号捆绑用户授权或指定管理员的微信号、手机号作为身份验证。
【教育部门】市、县区两级平台按照管理权限,预设备案审批和安全监管等政务管理账号,可在线审批本级所属学校的活动备案,实时查询全市(或本级)研学活动备案信息、机构服务评价信息,在线查阅全市(或本级)学校与学生评价信息、投诉与建议、统计及档案资料等。
【文旅部门】市、县两级平台按照属地管理,预设服务监管专用的政务管理账号,可实时查询全市(或本级)研学活动实施方案、安全预案、合同备案以及服务商服务评价信息,在线受理客户投诉、建议,操作服务机构的违规、违约等相关惩戒措施。
【中小学校】市、县区两级平台统一编录本级学校管理账号,由学校授权管理员通过验证后专人管理使用。学校在线选择线路、机构,或开展服务机构招标,提交备案相关资料;通过平台实时监测系统,查询监测本校当次学生研学的出行信息、实践活动信息,对研学活动全流程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开展或查询学生在校劳动实践、美育活动记录、归档信息等。
【服务商】经各级教育部门和文旅部门认定或备案的各类服务商,在平台注册服务商账号,绑定服务商银行账号,作为研学活动费用结算账户。服务商依托平台发布课程、活动、线路、费用,开展活动组织、行程记录、参与服务测评等。
【教师】教师通过平台注册或通过“一码通”扫码登录平台匹配所在学校和班级激活个人账号。教师可结合实践教学需要查询各基地课程及研学资源信息,编写研学课程或重新组合研学线路,申请学校组织研学活动;查询带队学生的研学活动信息并参与服务测评,负责对本组/本班学生实践评价;布置劳动教育、美育活动家庭作业、批改作业,完成学生作业记录归档等。
【研学导师】经市教育部门备案或人社部门认定的研学旅行(游)指导师通过平台注册个人账号,匹配所在学校、服务商或选填志愿者(自由职业者),依托平台参加学习交流,开展研学活动组织管理、行中行程记录、参与服务测评等。
【家长/学生】家长通过《研学旅行告知单(告家长书)》扫描附带的“一码通”匹配学生信息即激活个人账号,获知学生参加当次研学活动路线、收费、时间、机构等信息,在线交费;学生出行后,家长扫码可获取活动打卡信息,行后扫码可参与行后服务评价和学生评价等;可根据学校布置的劳动教育、美育等家庭作业,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参加校外展赛及其他实践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