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洛阳博物馆 发表时间:2019-07-06 浏览次数:13388
编钟是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大约开始于商代至西周时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是由大小不同的钟按顺序排列组成,因此而得名。它是使用者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古代礼乐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6月29日,洛阳博物馆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主题为钟鸣鼎食之情有独“钟”的手工体验活动,共有20组家庭参与了此次活动。首先,讲解员老师选择了卡通动漫视频的方式先让孩子们了解编钟的历史和作用。随后通过一段视频,聆听了编钟和民族乐器共同演奏的民歌《茉莉花》,在悠扬空灵的乐曲中仿佛穿越了时间,回望了历史的天空。
活动的最后,孩子们使用超轻黏土、胶水、金粉、编钟形木板、丙烯颜料等工具制作了古朴而美丽的编钟挂件。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他们心中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作品。
此次活动不仅使孩子们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乐器,也能够培养动手能力和自信心,他们洋溢着青春的笑脸,仿佛是绽放的花朵。在此也预祝孩子们,度过愉快而有意义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