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发表时间:2023-10-24 浏览次数:4848
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它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意味着秋将尽,冬欲来,天气将由凉转寒。
历史渊源
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
《逸周书·周月》记载:“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东汉王充《论衡》曰:“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非从天降。”
无论是露还是霜,“皆由地发,非从天降”,怎称为霜降呢?其实“霜降”这个名字只是用来比喻这时节“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
霜降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此时豺这类动物开始捕获猎物过冬。
二候“草木黄落”,木叶飘零,飒飒风干,冬天即将来临。
三候“蜇虫咸俯”,“俯”是低头,蜇虫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
霜降习俗
赏红叶
霜降时节,正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时候。“霜叶红于二月花”,天气变冷,一些树叶经过寒露的锤炼,由绿转红,令人神迷。
吃柿子
柿子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此时的柿子皮薄、肉多、味鲜美,且营养丰富。因而,人们形成了霜降时节吃柿子的习俗。
赏菊
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补霜降
民间有“冬补不如补霜降”的说法。此时宜平补,尤其应健脾养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有很多,如玉蜀黍、萝卜、栗子、秋梨、百合、蜂蜜等食物。
霜降诗词
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
唐·元稹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