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洛阳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
位置:首页研学资讯详情内容

今日寒露: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发表时间:2023-10-08    浏览次数:3735

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此时节,寒露如玉,夜凉似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速度逐渐加快,昼夜温差增大。

寒露节气

露珠冷寒而欲凝结,放出微微寒光,“寒露”之名由此得来。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自此,便逐渐告别秋高气爽、秋明空旷,气温逐渐下降,冬天的脚步声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寒露三候

我国古人将寒露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这个时节,成群的鸿雁排成队列大举南迁,这是最后一批南迁的队伍,古人称后至者为“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海边却出现了很多蛤蜊,壳上的条纹和颜色像极了雀鸟,所以古人便以为是雀鸟变成了蛤蜊。

三候菊有黄华。当百花凋零万叶枯黄时,菊花凌寒怒放,在寒冷刺骨的秋风里昂首挺胸向秋风挑战。

寒露习俗

秋钓边

寒露节气到来前后,天气告别炎热,阳光和煦,正是出游好时节。这段时期降温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使得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所以有“秋钓边”之说。

登高

登高望远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寒露节气经常在重阳节前后,宜人气候也十分适合登山。因此,登高也渐渐成为寒露的习俗。

吃螃蟹

寒露的一大民俗是吃螃蟹。古人诗曰:“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民间也有“九雌十雄”的谚语,在江浙一带一直有寒露吃母蟹的风俗,因为此时的母蟹黄膏丰腴,吃起来比公蟹更加鲜美。

喝寒露茶

“寒露过后觅秋茶”。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谓之“正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为最佳。寒露茶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寒露诗词

池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唐·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秋兴八首(其一)

唐·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更多研学人学习进步,共同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15538520101),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推荐研学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