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发表时间:2023-07-07 浏览次数:2626
今日,我们迎来小暑节气,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盛夏登场。
小暑节气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小暑期间会迎来三伏天,这时候天气闷热且潮湿,因此俗话有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小暑三候
在古人看来,小暑的标志性物候有三:
一候温风至。小暑时节天空如烧炽,连风中都弥漫着热气,灼热铺天盖地,让人无处藏身。
二候蟋蟀居宇。天气太热了,蟋蟀们也都离开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避暑乘凉。
三候鹰始鸷。地面气温太高,老鹰便到清凉的高空中搏击长空、自由翱翔。
小暑习俗
“食新”
过去,我国南方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就是将新打的米、麦等磨成粉,制成各种面饼、面条,邻居乡亲分享来吃,表达对丰收的祈愿,同时这些新货也要准备一份祭祀祖先,恳请保佑风调雨顺。
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地区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晒伏
小暑时节正值农历六月,正是天气炎热的时候,不少家庭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会把家里的衣物被褥晾出来杀杀菌、消消毒。而在我国民间,也有趁着小暑六月节晒衣曝书的民俗。
小暑诗词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夜望》
宋·方回
夕阳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渐晴。
南北斗杓双向直,乾坤卦位八方明。
古人已往言犹在,末俗何为路未平。
似觉草虫亦多事,为予凄楚和吟声。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