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洛阳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
位置:首页研学资讯详情内容

今日立春!万物起始,一切更生

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发表时间:2023-02-04    浏览次数:4308

今日迎来“立春”节气。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一日,百草回芽”,大自然万物复苏。

立春起源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

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国古人对“立春”非常重视,一直把它当成节日来过。

“立春”一词,早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就已出现。据《礼记》记载,周朝时,每逢“立春”,周天子亲率公卿、诸侯、士大夫,在东郊举行迎春大典,然后赏赐群臣并施惠于民。

东汉以后,朝野出现“迎春”礼俗,如妇女“剪彩为燕”做头饰,贴“宜春”于门。

唐宋时,“立春”之日,宰相以下群臣要入朝致贺。

明清宫廷,无论“迎春”还是“鞭春”,礼仪均极为隆重。

立春三候

在古人眼中,立春的标志性物候有三:

一候,东风解冻:和气娴袅的东风轻抚大地,波起轻摇绿,冻痕销水中。

二候,蛰虫始振:冬眠的动物虽然没起床但是睡醒了,想伸伸懒腰了。

三候,鱼陟负冰:有的冰面开始融化,可以看到鱼了,可是水面上还有一些碎冰块,就感觉鱼游的时候像背着冰块一样。

立春习俗

迎春

我国自古就对立春节气非常重视,春秋时就有周天子率三公九卿到东郊祭祀迎春的仪式,直至今日,一些地方仍会在立春日祭祀土神、句芒神(春神),占风向,望云气,占岁成。

咬春

立春时,北方一些地方要吃萝卜,谓之“咬春”,取的是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现在多是吃春饼和春卷。春可咬可吃,有趣有诗意。

打春

立春时节,还有以“鞭打春牛”来“催农耕作”的习俗,带有典型的农耕特质。立春时,民间制作春牛,鞭打之,意在提醒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抓紧春耕生产,莫误农时。

踏春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立春诗词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

近水游鱼迸冰出。

 

《减字木兰花•立春》

宋·苏轼

春牛春杖,

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

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

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

卷起杨花似雪花。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更多研学人学习进步,共同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15538520101),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推荐研学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