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发表时间:2024-11-04 浏览次数:1291
问:如何开发优质的红色文化研学课程?
答:红色文化研学课程作为大中小思政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综合考虑学生身心特点、教育规律、学段衔接和知行统一等多种因素,创新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如充分发挥中共洛阳组纪念馆、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焦裕禄事迹展览馆、赵保红色旅游示范区等红色教育基地资源优势,设置独具特色的实践活动课程,把革命传统、红色基因深刻融入学校教育中,通过引导学生对中国革命、家乡红色历史的认识和学习,使学生感受到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内涵,让学生不忘历史,学会感恩,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中小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家乡历史、革命英雄人物的事迹及红色文化,从而加深对家乡人文社会和红色文化的了解。
——组织学生通过多样的研学活动形式收集家乡红色文化历史、革命英雄人物事迹、红色诗词等,亲近家乡的红色文化,关注时代的发展,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和学校内外的联系。
——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道德情感和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厚植爱国主义情感。
【课程与学科任务】
研学课程与学科内容相结合,将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到其他学科知识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生态观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研学课程中实施渗透红色文化理念,例如:
品德课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教育,让学生收集红色故事或红色案例等,开展红色考察活动,让红色文化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音乐课程:教唱红歌,举行学生红歌比赛,让红色文化的声音萦绕学生身边。
体育课程:加强学生行、走、集队、纪律等教育,按照革命军人的标准对学生实施队列、跑步、形体、仪表、速度、纪容等方面训练,让学生学会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集合排队齐如整,强化学生素质,让红色的革命种子穿透岁月茁壮成长。
美术课程:让学生画红色画、写红色字,举行学生红色主题书画展,在培养美育之外深植红色革命文化。
其他学科也应在红色研学课程中,结合不同学科红色历史文化内容,充分地挖掘教材中的跨学科知识,结合生活实际,找到最佳结合点,引导学生横向联系,激发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掌握知识,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