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发表时间:2024-10-08 浏览次数:2980
问:研学实践活动的安全管理如何分工,各自任务是什么?
答:【安全管理】中小学校、研学基地(营地)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协同进行研学实践活动风险预测评估和安全应急预案制定,并遵循“迅速、快捷、高效,学生为本,生命第一”的安全防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原则。各自安全管理分工和基本任务为:
中小学校:带队教师应协助研学基地/营地、第三方服务机构安全员维护研学秩序,在队伍前后都必须配有教师共同负责组织学生活动,确保学生不掉队;应每天分工查房,与安全员轮流值班,确保学生安全;应对突发性事件采取措施,及时实施启动应急管理预案。
研学基地/营地:对各项设备及场地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维护,确保设施完好有效。住宿场所应配有宿舍管理人员负责学生安全,安排保安人员昼夜值班巡逻,保障学生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基础救护设备应齐备完好,配备有数量适宜的专职医护人员,与周边医院有联动救治机制。设有治安机构或治安联防点,与周边公安、消防等机构有应急联动机制。危险地带(如临水、交通沿线)应设置安全护栏和警示标志,并保证其醒目、完整。对突发性事件应及时处理,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预案时,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履行职责,有效降低事故损失,确保师生合法权益。
第三方服务机构:研学项目组成员明确各自的职责,时时注意学生动向,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保障学生的研学秩序,预防研学过程中发生打架事件和其他突发事件。提醒学生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告知学生按照指定时间准时集合,在研学旅行过程中不得擅自离队,如有紧急事情,需向各小组领队老师报告,必须遵守研学基地(营地)各项规章制度。学生生病或受伤,应及时送往医院或急救中心治疗,妥善保管就诊医疗记录;返程后,将就诊医疗记录复印转交家长或带队老师。随时关注天气状况,做好应急预案,不可冒险出行。
【风险预测评估】风险预测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研学场所、餐饮、住宿、交通、服务等;学生心理、生理素质评估;应急突发事件处置方案的可操作性。
【安全应急管理方案】涉及研学实践活动各环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宾馆失火:打开宾馆房门→疏散学生→报警(119)→带队领导组织抢救受伤学生→报告学校负责人;
途中车祸:紧急抢救伤员→报警(110)、打急救电话(120)→保护现场、拍照片留存证据→报告学校负责人;
学生食物中毒:随队医生紧急抢救→打急救电话(120)、组织护送学生到附近医院救治→保护现场、拍照取证→报告学校负责人;
学生走失:负责教师应迅速组织人员寻找、报告领队→ 报警(110)→向学校负责人报告。
公共场所突发事故:负责教师紧急集合学生安全转移→报告带队领导;
学生溺水:随队医生、负责教师组织现场抢救→打救助电话(120)、报告领队→组织人员护送学生到附近医院救治→报告学校负责人;
学生意外受伤:随队医生紧急救助→打救助电话(120)、报告领队→保护现场→报告学校负责人;
自然灾害:立即组织研学旅行随行人员(如研学导师、导游、安全员、研学工作人员等)营救受困学生,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学生→打救助电话(120)、报警(110)→报告领队→在允许情况下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向学校负责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