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洛阳科教TV 发表时间:2021-07-14 浏览次数:29484
上一期
我们接受了
思想上的洗礼
所以这一期
我们就去进行
劳动教育吧~
至于
是什么劳动?
具体要干些什么?
你绝对想不到
我们去
挖红薯啦!
河南农业大学潭头农业试验田
大王镇村民岳老师向同学们耐心讲授挖红薯的诀窍。你可不要小看挖红薯,这可是个技术活。首先要观察土地裂缝,裂缝越大,红薯越大,挖的坑就需要越大,坑如果挖得不合适,很可能会将红薯挖烂。
同学们分成两组,进行挖红薯比赛,挖到的红薯数量为多者获胜。
同学们拎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满满一兜子大红薯,上车前往下一站。
国立河南大学抗战时期潭头办学纪念馆
1939年3月,时任河大校长的王广庆来嵩县的目的,是为河大1300余名师生找个落脚之地。
在嵩县县城,王广庆遇到了同学马振堂。王广庆是新安县磁涧人,马振堂则家住嵩县潭头(今属栾川县),两个人曾同在开封的洋学堂求学。得知王广庆有意将河大迁至嵩县,马振堂向他推荐了潭头。
王广庆与马振堂的这段奇缘,让河大与潭头结下不解之缘,也开启了河南省最高学府在潭头5年办学的艰辛与辉煌之旅。1939年5月下旬,河大离开镇平,搬迁到茫茫八百里伏牛的最深处——医学院落脚嵩县县城,文、理、农及校本部迁往潭头。
同学们坐在当年河南大学的教室中,认真观看纪录短片,亲身体验那时艰难困苦的学习环境。
王飞剪纸艺术馆
洛阳剪纸非遗传承人王飞老师现为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千剪不断,万刻不乱,细如发丝,壮如波澜。同学们带着惊叹的眼神,在展示柜前细细地观察着王飞老师的剪纸艺术作品。
到今天为止
我们《行走的课堂》
研学洛阳系列节目
已经播出六期啦
你都追完了吗?
快来带走吧~
这几条研学路线中
同学们可以在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重新认识
古老神秘的
大禹治水
也可以在
洛阳博物馆
仔细了解
曾在此辉煌的
十三个朝代
也可以在
洛阳广播电视台
尽情展开
天马行空的
传媒梦想
也可以在
栾川潭头镇
深情缅怀
舍身取义的
英雄先烈
研学的意义于此
已不言而喻
最终
希望所有中小学生
都能快乐学习
健康成长
!!!
《行走的课堂》
观看方式
洛阳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二套)
“洛阳科教TV”微信公众号
“洛阳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
播出时间
洛阳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二套)
每周五19:30首播
每周六11:16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