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发表时间:2021-06-11 浏览次数:19731
一、“最好的课程在路上”——研学旅行
通过研学的开展,学生能够在社会与自然中拓宽视野、发现美好、丰富知识、强化互动、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在与集体一起参与的过程中,体验集体生活,强化公共道德感,增强自理、独立、反思、创新和实践等能力。
二、以“研”促“学”,让“研学”落地生根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体验式学习大师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循环圈”理论认为,体验性学习过程是由四个学习阶段构成——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研学课程应该关注学生的真实体验,将体验中领悟的新想法、新观念归纳应用于实践中去,从而达到自我成长实现有为的统一的过程。因此,研学课程可建立“体验、感知、认知、实践”学习循环圈,最终目标指向是“有为”即有所作为。在课程的开展中重点营造“基于环境的知识性体验”“基于同伴的情感性体验”“基于活动的探索性体验”三种体验内容。运用以上理念与内容作为基础,制定研学计划,积极开展研学活动。
三、以“行”促“知”,让“研学”舒枝展叶
1、户外生存课程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室外动手操作实践,学习户外安全知识、从而将户外安全技能转化为一种本能,成为受用一生的财富。
2、生命教育课程
安全教育主题研学课程,以“安全教育”为核心,融合自然认知、应急避险、紧急救护、求生技能、生存秘笈等综合素质内容,为每一位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使学生学会挑战自我,磨练勇气,具备危机面前独立思考与应对的核心技能。
3、自然探索课程
课程创意设计情景可融入大自然的场景,开展富有趣味且极具深度的研学体验,让学生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全面塑造与提升。
4、素质教育课程
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体育锻炼和爱国教育,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作风,为祖国和社会培养拥有刻苦耐劳、坚强毅力和奉献精神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5、团队文化课程
秉承教育“知行合一,回归学生本体、回归实践本体、回归生命本体”理念,围绕“专注力、领导力、团队协作、文化理念传递”等目标,开展团体研学活动。
四、研学的魅力,焕发教育的普照之光
研学旅行是一项紧跟时代的德育课程,育人先育心,坚持“立德树人”,用生活体验与劳动教育强化学生创新精神、综合运用、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扩展,也是社会实践的崭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