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发表时间:2021-06-09 浏览次数:16794
今夏,2021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每年的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都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本次高考语文命题深入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总体方案》《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的要求,是为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等一系列目标的深刻实践。同时,加大对考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养的考查和引导力度,将党史学习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发展目标有机融合到试题中。
高考作文试题在整体学习过程中起着导向性作用,写作能力不仅仅是文字能力的水平体现,更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
学生综合素质如何培养?研学旅行则是一大法宝。通过研学旅行的知行合一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因为自然风景、传统文化、历史文化,这些都藏在我们的研学路上,能让学生全面发展,克服思维固势,融入生机和活力。
从今年语文高考的命题中,可以为研学旅行的内涵和育人价值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示。
——立德树人、全面发展
2021年高考语文命题在依托语文学科特点的同时,紧紧扣住时代主题、时代精神,多方取材、巧妙设题,让考生在解题作答的过程中接受思想的启迪、文化的熏陶。试题通过精神滋养、文化浸润、立体渗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自然融入试题之中。
——研学旅行,助力提高综合素质
1、研学的动手实践 让理论应用于实践
未来的考试命题更注重考察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收集分析、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将学生带入生活中的现实情境,在做中学习、做中体验。而学生在研学活动中,学习会在动手实践中发生,学生可以把课程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生活情境中。
2、研学的探究实验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研学旅行属于“考察探究”类综合实践活动,中国教育学会研学课题小组负责人宋世云认为研学旅行应当注重运用实地观察、访谈、实验等方法,获取材料,形成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精神。学生在研学活动中,学习会发现并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选择方法,获取证据;提出解释或观念;交流、评价探究成果;反思和改进。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
3、研学的跨学科学习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研学旅行具备跨学科学习的特点,在研学中学生会接触到各个学科的知识,学生通过去体验和探究等方式获得这些各学科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不同学科知识角度、探究同课题,这就要求来自主题的课题要宽泛、深远,即使像红色研学这样的课题,也可以综合运用数学、语文、科学、历史、地理、心理等知识。
过去,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未来,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实践教育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研学旅行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实践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