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视,使得近年来研学旅行市场越来越火爆,而一系列支持研学旅行的政策出台,加快了当前研学旅行的发展。从教室中“走出去”,“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体验,使得现在的研学旅行活动,不再是传统上的春秋游,而是有着“知行”反馈和深度感悟的一次重要经历。
广州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主任石伟认为,研学旅行在成年人的眼中可能平淡无奇,但对于孩子而言,很可能是一次激发兴趣或改变认知的“神圣旅程”,家长在选择研学旅行产品和研学旅行目的地时,要忠于研学主题内容的“原汁原味”,“优质的研学旅行产品,一定是既能让孩子了解研学课程中文化直接展现出来的一面,也能让孩子探索到文化‘后台’中真实的一面。”
“骑马项目不只是为了好玩,课程能否教会孩子与马做朋友?野炊项目不只是让孩子们手忙脚乱吃户外野餐,能否让他们体会到父母操办每一顿餐食背后的辛劳?”石伟指出,研学旅行中是否有贯穿始终、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是关键,也是研学旅行的意义所在。因此,家长在选择研学旅行产品时,一定要重点考虑研学课程的主题和内容设置,研学课程主题是否明确、课程内容是否有针对性,显得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相应目标的培养。
一般来讲,家长可以通过研学机构或目的地所提供的学生研学手册,进行判断和决策。而对于研学旅行品质优劣,石伟建议家长可通过以下四方面来判断:
一是要看研学旅行目的地的研学资源是否明确。这些资源包括相关景区景点、博物馆、综合实践基地、历史文化等有形或无形的资源。看主题是否突出,是否具有优秀的“基因”,比如红色主题、爱国主题、生态主题、文化主题等,都是常见的研学项目,选择的时候就需要进行比较,看是否能达到既定的目标效果。
二是要考虑研学旅行载体和平台的资质问题。研学旅行基地、营地是研学旅行活动的重要要素之一,是中小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可在教育部门、旅游部门认可的或者口碑较好的基地、营地中选择,这些平台在安全性、适宜性方面更适合中小学生开展活动。
三是要考虑研学旅行目的地是否有专业的导师团队,是否具备相关资格认证。导师不仅要懂得研学专业知识,懂得授予知识的不同方式,还要了解学生,能带领他们体会到课程设计的各种效果。真正的研学旅行,不仅要让学生对知识有深刻认知,更要让学生有所实践,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有所超越,这才是研学旅行的关键。
四是要考虑安全保障,这也是家长放心让孩子出行的基础和关键。我们应该先考察清楚研学目的地的硬件设施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服务配套是否完善,是否有安全保障机制、安全应急机制等等,能够从内而外规避研学旅行活动风险。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家长,在前期选择或是行程过程中,一旦发现有任何安全隐患问题,应采取一票否决制立即中止行程,以保证安全。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更多研学人学习进步,共同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15538520101),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