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洛阳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
位置:首页研学资讯详情内容

基于PBL模式的研学课程设计研究

来源:青年时代    发表时间:2021-04-21    浏览次数:57032

  自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起,研学旅行吸引了各行各业的投资,各类机构纷纷开始尝试研学教育。研学旅行近几年迅猛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研学旅行活动中,课程质量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研学课程要达到这一标准,仅依托传统的课程体系和“你讲我听,你做我看”教育方式是难以达到的。因此,在研学课程中运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使其摆脱被动性与课程的无趣感,紧跟研学发展新趋势,开发真正高品质的课程,助力学生综合发展。
  一、PBL教学模式概述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临床医学教育中,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霍华德·巴罗斯(Howard 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提出的一种教育模式。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其凭借良好的教育效果迅速进入其他行业。
  简单来讲,PBL模式就是以某个或一系列问题及任务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育活动。它打破了传统教育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的单一模式,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与教师的引导性作用,营造积极、灵活的学习氛围,把枯燥的知识放置到不同的问题或任务情景中,通过场景移动来丰富自身所学,通过学员的独立探究和团队协作来完成任务、获取任务背后所包含的知识,进而提升学习者的综合素质。
  二、PBL模式下的研学课程设计思路
  (一)明确课程定位,突出课程特色
  在做研学课程设计时,对课程进行定位是之后一切工作的基础。不同的定位对场地内的设施、导师的技能、学员的类别、市场的选择与开发都有着不同要求。同时,清晰的课程定位、鲜明的课程特色,对提升研学机构自身的形象也至关重要。
  因此,研学机构设计课程时首先应当明确自身定位,进而结合基地内部条件,充分发挥特有优势,开发具备特色的研学课程。最好能利用自身优势、围绕自身定位,开发出不同系列的研学课程,以此来满足各类学员的需要,从而扩大市场范围、提升合作机构的忠诚度。
  (二)设立探究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研学课程旨在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认知,进而使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体系,具备责任担当的勇气、问题解决以及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至关重要,设置合理的探究目标(包括探究项目与探究问题两方面),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积极做出改变,完成角色转换,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这也是PBL教学模式的显著特点与根本目的。
  在设计课程时,要整合研学基地内部现有资源,结合外部可利用资源,尽可能多地设立各类探究目标,以此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求,为其提供多样化的课程组合。低、中、高年级的学生兴趣点与思维能力不同,研学机构需要采用差异化的PBL教学策略,即教学内容需要具备梯度性:低年级的学生以了解知识、形成概念为目的,高年级的学生应当以探索为主题,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有利于自我成长的线索。
  (三)构建合作小组,强调团队意识
  在校内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模式是非集体的、松散的,学习的效果主要与个人努力挂钩。研学课程则与之不同,其学习过程中更加强调团队的作用,最终的成绩也主要取决于团队的凝聚力与合作效果。正因为学习模式的差异性较大,在开展研学课程时应当循序渐进,步步铺垫,让学生对团队的力量有一个从了解到认知再到探索的过程,避免因学生对团队缺乏认知而导致的直接分组后团队貌合神离的不利结果。
  导师在开营时应为学生提供分组引导,提出问题,做出任务预告,让学生明白仅凭借自身力量难以完成课程目标,引导学生主动迈出由个体向集体转变的步伐。同时,以团队的身份去完成任务,汲取知识,也可以更有效地避免单个学生遇到困难时轻易放弃的现象。在团队任务遇到瓶颈时,导师需及时提供指导、启发思路。在学生有质疑和疑问时,与学生一起探讨最佳答案,尊重学生的正确想法,鼓励创新精神。
  (四)建立互评机制,重视学员反馈
  研学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通过一张试卷来进行学习效果评价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导师如何对学生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成为阻碍课程质量上升的难题。研学机构需要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使学生每一次主动的探索都得到鼓励与肯定,以便学生在多方面获得真实的进步与收获。
  另外,传统的评价机制大多采取由教师来评价学生这种单一的方式,缺少学生对课程及导师的反馈。由于PBL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在研学活动结束后,征集学员对此次研学活动的意见尤为重要。研学课程是以服务学生为目的的活动,站在学员角度所进行的评价可以最大程度反映学员的需求,对于增强研学导师的教育技能、完善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三、PBL课程设计
  以郑州航院针对小学低年级的航空科普课程为例,详见表1。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更多研学人学习进步,共同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15538520101),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推荐研学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