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洛阳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
位置:首页研学资讯详情内容

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设计探析

来源:科技资讯    发表时间:2021-01-06    浏览次数:276950

研学旅行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但研学旅行是否能够发挥其特有的价值,关键在于是否能够设计开发出一套科学的活动体系。
一、研学旅行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1.重旅轻研,育人价值没有充分发挥
研学旅行是通过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形式来达到游中学、学中思的目的,只有科学地处理好旅行与研学的关系才能游学相长、游学并进。但目前的中小学研学旅行还是停留在低层次的游学分离的春秋游阶段,活动缺乏前期的缜密设计,也没有出行前的任务布置,学生对目的地的了解、探究方法等都没有准备,因此最后就是走马观花、被动地听讲解。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研学旅行活动开发不成体系
研学旅行活动应该要主题明确、层次分明,构建主题化、单元化、多元化的活动体系。如依据资源的文化属性、依据资源的自然属性、依据资源的历史属性、依据资源的科技属性、依据资源的教育属性等分主题模块来开发研学旅行活动,活动内容有连续性和梯度性。但从现阶段的研学旅行实践来看,由于缺乏科学的设计和统筹规划,主题单一、内容递进性不明显。同一主题活动在不同的年级段复制式地开展,活动缺乏与国家课程及综合实践课程之间的协同。
3.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研学旅行活动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操作难度非常大的环节。研学旅行活动的综合性、体验性、教育性等特点决定了评价不能一刀切,要坚持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要相统一。但现实中,对于评价权重如何赋予、评价指标如何科学量化没有可借鉴的做法,所以评价也就流于了形式。
二、研学旅行活动设计原则
研学旅行不同于传统的“春游”“秋游”“夏令营”“冬令营”等旅行方式和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在游中学”“在学中思”,走出学校,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要如期实现研学旅行活动的目标,必须要遵循科学的活动设计原则。
1.教育性原则
研学旅行是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有效衔接的创新形式。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内化知识,获得体验,提升文化素养,因此首先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是教育性原则。做到“游中学、学中思”。
2.安全性原则
安全重于泰山。研学旅行活动设计时应坚持师生安全第一的原则。在研学旅行活动设计方案中应明确提出安全须知细则,列出具体的师生安全注意事项、安全防范保障以及有针对性的安全应急预案。在研学活动开展之前召开行前说明会,要重点强调安全出行、安全研学的组织纪律,以确保研学旅行活动的顺利开展。
3.实践性原则
研学旅行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是灵魂,旅行是载体。因此研学旅行活动设计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五感,让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知行合一、动手动脑。通过亲身体验,实践参与,在自然和社会中领略壮美河山、灿烂文化,从而开阔眼界、提升技能、感悟人生。避免“只游不学”或“游学分离”。
4.综合性原则
研学旅行活动设计要坚持综合性原则,一是活动内容涉及了历史、科学、地理、社会等学校综合课程内容;二是在活动方式上包括了实地调研、体验学习、团队合作、资料收集整理、成果展示分享等,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三是在宏观层面,研学旅行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部门、单位之间的协作和分工,需要形成合力。
5.趣味性原则
研学旅行活动设计要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特点,在充分尊重和考虑中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有滋有味入脑入心的研学活动,充分发挥中小学生的积极性,切实达到研学旅行的目标。
三、研学旅行活动设计建议
1.确定研学旅行活动目标
只有明确的活动目标才能保证活动的有效开展。根据《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活动的总目标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根本目标;二是培养学生学习、生活、做人、做事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坚强的品质;五是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历史和国家辉煌成就的认同,增强对“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六是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七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之,活动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可执行、可监测、可评价,切忌空洞无物喊口号。
2.设计研学旅行活动主题
研学旅行活动主题的类型是多样的,包括自然类、科技类、地理类、历史类、人文类、艺术类、职业体验类等。为了全面落实研学旅行活动目标,为了学生能够完整地完成一项课题研究,学会观察、调查、收集、整理与分析信息等常用的研究方法,研学旅行活动应该要有鲜明的主题。例如,红色研学旅行主题,就是以红色旅游资源为载体的研学旅行,通过参观体验、学习探讨等形式,让学生接受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色革命基因,从而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落实研学旅行活动实施
研学旅行活动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3个主要的环节,即行前活动、行中活动和行后活动。行前要对学生召开文明旅游行为规范、旅行安全知识、研学活动研究专题(包括选题、研究方法、制定计划、撰写研究报告等)、研学旅行活动内容相关专题讲座等。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法。行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要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训练有素的教师团队、科学的教学方法等;行后要有成果加工、成果汇报交流、成果展示和成果的评价与认定。
4.完善研学旅行活动评价
研学旅行活动结束后,要及时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重点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一是评价对象,对谁评价?笔者认为要对学生、对活动、对承办方进行评价;二是评价主体,谁来评价?笔者认为评价主体要多元,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研学活动基地评价;三是评价方法,如何评价?笔者认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要相结合。只有完善研学旅行活动体系,才能使研学旅行活动高品质、有成效、可持续开发。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更多研学人学习进步,共同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15538520101),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推荐研学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