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洛阳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
位置:首页研学资讯详情内容

龙门石窟:打造诗和远方的龙门样板

来源:龙门石窟    发表时间:2019-09-07    浏览次数:72083

      龙门石窟,既是洛阳辉煌地位的历史必然,也是历史给予洛阳的眷顾和厚爱。作为洛阳魏唐盛世唯一留存于地面上的辉煌,龙门石窟因独特的历史艺术价值和稀有的“世界文化遗产”品牌价值,而天然担负起增强文化自信、彰显洛阳城市特色、展示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和提高知名度与美誉度的现实责任。

      守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文明。龙门石窟始终坚持把文物保护作为园区的第一要务来抓,秉承“保护优先”发展理念,使老祖宗留下的无价之宝,宝贵财富不受损害,让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倾力打造“数字龙门”,全面开展了三维数字技术工程,对重要洞窟的虚拟展示和海外回归文物头像与身体的虚拟拼接、虚拟修复进行了技术探索。提升在石窟寺领域的影响力。围绕石窟遗产的保护、研究、管理、利用等方面开展活动,承办了石窟寺保护研究研讨会、培训班,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利用郑州大学、洛阳师范学院等高校人才、理论、科技和信息优势,多方面合作,实现了龙门石窟资源优势和科研优势的互补,努力打造国内外综合性科研基地。

      5d73181a2ec90.png

     龙门石窟,依山傍水,石窟艺术与自然生态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在推动“三区融合”发展,龙门园区坚持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以绣花功做细活,着力打造具有龙门特色的生态文明之区,使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龙门发展的底色。
     今年以来,龙门园区集中全力改善生态环境,通过绿化美化、交通改善、环境整治,把景区景点,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社区环境、资源环境等有机相融,全面提升园区颜值气质,形成“园区即景区,生活即旅游”的场景,打造出山水相依、文旅相融、社区振兴、生态和谐的全域“大景区”。
     建好“绿”屏障。今年龙门园区重点对伊水游园唐韵段、西北服务区生态林片区、龙门东山、东山大道、二广高速、迎宾大道、龙顾路等进行绿化,新增绿化面积1500余亩,为园区及周边树立起一道清新宜人的绿色屏障。
     增添“水”灵气。龙门园区结合景区伊河生态特色,全面开展“绿增颜值,水添灵气”净化美化百日行动,重点推进伊河两岸污水管网工程,强力推进河水综合治理。

5d73184f22f21.png

       文旅融合重在融合,龙门石窟着力在“融”字上下功夫,坚持用文化的理念支撑旅游,用旅游的方式发展文化,让诗和远方完美交融。

      作为享誉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和洛阳旅游“老三篇”的龙头,龙门石窟坚持“立足保护、生态优先、适度利用、文旅融合”的理念,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上始终走在前、闯新路、敢担当,勇于突破传统旅游业发展理念,不断催生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书写了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破茧”传统旅游,龙门石窟景区打破门票经济的单一发展模式,自2015年再次降价低至90元人次,倒逼自己文化旅游在融合发展上开新局、创新篇。
     积极融入现代科技,最近,随着17个移动5G基站建成,龙门石窟成为全省率先实现5G全覆盖的5A级景区。高速流畅的5G网络,身临其境的远程VR旅游、AR游龙门等特色应用,将让游客轻松游龙门、观大佛、看历史、品文化,旅游体验大幅提升。
     催生文旅新业态,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占地270亩的西北服务区“龙门 古街”项目已芳容初显,未来将打造成集文物展示、文化传播、文化创意、文化交流、研学旅行、数字龙门科技体验,及旅游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文化旅游展示区,进一步丰富文旅融合新业态,成为展示和传播洛阳历史文化的新高地,游客和居民的后花园。
     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在第37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积极实施“龙门+”联合行动计划,加大旅游产品供给,推出“‘醉’最盛唐·‘优’游龙门” 为主题的9大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同时,与洛阳15家酒店、9家4A级以上景区、2家大型商场联手开展“文旅商携手惠民,扮靓洛城四月春”联动优惠活动,游客持龙门石窟景区门票可在一年内享受签约景区、酒店、商场的一系列优惠价格和接待服务,全力推进“全域游”,形成产业聚合效应,有效拉动了旅游消费。
     目前,龙门的文化旅游已实现了深度融合、良性互动、有机循环的良好开局,龙门的文化旅游业态不断增加研学游、龙门文创等新成员,文化旅游“融”的效果进一步显现,也必将推动龙门文旅融合发展再升级、再加速。

     5d73187cf00ed.png

       今年新春伊始,一个征集征文活动引发全面关注—-。

      为进一步对“三区”融合全面破题推进,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管委会举办了“龙门发展谋新篇,‘三区’融合您指点”有奖建言征集活动和“同抒‘故乡龙门’心灵情怀,共建龙门美好家园”有奖征文活动。一石激起千层浪。截至8月,来自全国各地的700余篇稿件涌向龙门园区,纷纷点赞园区“开放开门谋发展”的举措,或为融合发展建言献策,或豪情抒怀表达对龙门石窟的热爱、对“三区融合”发展的关切。
      龙门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金乐说,今年以来,龙门园区管委会高度重视,为 “三区”融合发展全域谋划、全力推进,在着力把龙门园区打造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旅融合之区”、“生态文明之区”、“宜居宜业之区、“传承创新之区”上下真功、用实劲。
      龙门园区紧密围绕“565”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旅游拉动消费为主导,以智慧数字提升服务为特色,以文化传承创新为载体,深入实施百城提质建设,全面提升和展示园区新形象。全年计划实施项目28个,计划完成投资24.32亿元,上半年实际完成投资12.8亿元,占年度目标的52.6%,为“三区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d7318a9b1fde.png

       龙门园区管委会下辖龙门、郜庄、魏湾等10社区,总人口4.09万人。

      为促进“三区”融合发展,龙门园区管委会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坚持“社区治理、人人参与”的工作理念,重塑“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和发挥社区群众自主、自觉参与的积极性,使群众从“看客”到“主人翁”,从“被动”到积极“主导”,形成了全民动员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社区征迁改造、违建拆除、基础设施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等工作顺利推进,社区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文明新风逐步形成,谱写了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文明新乐章。
      上半年顺利完成了二广高速拓宽、伊水游园唐韵段、东山大道和龙门商业街等4个拆迁项目,腾出土地1000亩;拆除违规违法设置的广告牌和户外大型广告牌75块,净化园区环境;进行植被补栽,共栽植各类苗木54670株,生态宜居、文明有序的新型生态绿色社区正在形成;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加快污水管网建设和提升改造工程,社区生活环境得到全面优化和改善。
      组织文明创建。充分发挥社区群众主人翁意识,推动各社区积极开展“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好媳妇”“好婆婆”“乡贤”“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评选以及文明村创建、文明社区创建等活动,营造了和谐和善和美的乡村文明氛围。
       李金乐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洛阳市委、市政府赋予龙门园区的全新定位,锚定目标、奋斗实干,着力打造诗和远方的龙门样板,让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为加快打造“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历史文化名城做出突出贡献!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更多研学人学习进步,共同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15538520101),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推荐研学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