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洛阳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
位置:首页研学资讯详情内容

中国研学旅行最新动态:河南淮阳发现中国最早车辙,将中国用车历史提前至少500年

来源:新华社    发表时间:2020-01-21    浏览次数:22312

“河南淮阳平粮台遗址发现的车辙痕迹,距今至少4200年,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车辙痕迹,对研究中国车轮的发明、车的起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2019年淮阳平粮台考古队领队、北京大学副教授秦岭说。

近日召开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19年度考古成果交流报告会上,秦岭公布的这一研究成果引发学界关注。

据介绍,考古人员在遗址南城门附近发现了早期道路路面。路面之上,多处车辙痕迹宽0.1至0.15米,最深处0.12米,最明显的一条长达3.3米。其中,一段车辙双条并进,间距0.8米,被专家们初步判断为“双轮车”车辙印迹。

“由于无法对车辙痕迹直接测年,研究人员根据打破有车辙路面的龙山时期墓葬的测年数据判断,路面以及车辙的使用距今至少4200年。”秦岭说。

此前,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曾发现夏代车辙,将中国用车的历史上推至距今3700年左右。淮阳平粮台遗址车辙的发现,又将中国车的起源至少提前了500年。

中国的车起源何处?怎么起源的?秦岭认为,依据已有考古资料,人们尚不清楚中国最早的车是什么形态,新的考古发现将不断推动相关讨论。

古代文献中,有黄帝、夏禹或夏禹时的奚仲发明车的说法,也有记述夏启曾动用战车征伐有扈氏,商汤伐夏桀时曾动用了不少战车,甚至夏代已有了管理车政的官吏车正,说明夏代的车子及用车制度已相当发达。

目前,中国车的起源仍是颇受关注却又悬而未决的问题。

平粮台遗址是中国目前保存较好、面积较大的一座龙山文化古城。为进一步揭示城址布局结构,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4至201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遗址进行系统发掘,总发掘面积4360平方米。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更多研学人学习进步,共同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15538520101),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推荐研学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