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发表时间:2024-10-23 浏览次数:2507
问:如何依托科技场馆开发科学实践课程?
答:根据河南省教育厅等十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相关要求,“合理利用班团队活动和校本课程课时,组织中小学生前往科学教育场所进行场景式、体验式科学实践活动。积极拓宽科学实践渠道,鼓励学校定期举办科学运动会,每年至少安排1次大型校外科学实践活动”。依托科技场馆实践教育资源,开发符合中小学科学实践课程,是实现科学实践活动教育目标的关键。洛阳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究院科学实践课题组结合小学科学课本教学内容,以洛阳市科技馆为例探究科学实践课程的开发思路。
【资源梳理】课题组通过对洛阳科技馆实地考察调研,收集科技馆的展厅展品资源和各个展品对应的知识内容。
科技馆一层是基础学科展厅,设置有运动之律、电磁之妙、声光之绚、数学之魅四大主题展区,通过展示声、光、电、磁、力学、数学等经典的基础学科知识让参观者在这里充分领略智慧元素,找到科学的乐趣。
科技馆二层特色展区内容涉及自然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设置有信息科学展厅、生命科学展厅、机器人展厅、消防和应急文化展厅、火箭发射展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展厅、化学长廊七个主题展厅,让中小学生直观领略科技魅力,感受科技成果。
【目标设定】结合小学1~6年级的科学课本内容,根据相应的知识点,结合科技馆《电动机》展品对应小学课本知识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制定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转动手轮,学习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原理知识,了解用电产生磁,知道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转动,从而使电动机里面的转子转动起来。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实验操作体验、观察结果与分析结果的能力等作为核心目标。
【课程设计】小学1~6年级的科学课程分为四大主题:生命世界、物质世界之物质变化、物质世界之能量表现形式、地球与宇宙世界。利用科技馆二楼《生命科学展厅》其中“食物的旅行”、“人体水分”、“人脑司令部”三个展品,开发设计生命世界之人体及健康研学实践课程,让学生通过操作体验了解人体身体结构,了解不同性别的人体含水量及自身重量的占比,感受大脑对于五感嗅觉、味觉、视觉、触觉、听觉的控制。
科技馆课程为提高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和能力,面向学生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推动学生们的学习发展,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和科技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