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日报 发表时间:2024-09-24 浏览次数:2020
2020年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必须切实重视和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现五育并举,全面育人。在这一背景下,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西范小学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尤其是通过跨学科融合的方式,将劳动教育与美育、科学教育等相结合,取得显著成效。
顺应学生特点,开发乡土劳动教育资源。牛庄镇西范小学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方针,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乡土资源,开发“落叶落粮篇”“芦苇篇”“多肉篇”“鹅卵石篇”等劳动教育主题单元。这些单元主题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与美育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培养劳动能力和审美情趣。在“落叶落粮篇”中,学生通过捡拾落叶和落粮,进行拼贴画创作,锻炼劳动技能,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力,激发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在“芦苇篇”中,学生到野外采集芦苇絮,然后进行艺术创作。这是一次劳动实践,更是一次美育体验。学生在采集和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在“多肉篇”中,学生通过学习修剪多肉植物,培养的耐心和细心,增强对生命的关爱之情。而在“鹅卵石篇”中,学生则通过收集和绘制鹅卵石,弘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劳动精神和审美情趣。
激发学习兴趣,应用项目式教学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牛庄镇西范小学广泛采用项目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劳动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美丽的秋天”主题活动中,学生制订劳动方案,采集芦苇絮,进行艺术创作,体验劳动的乐趣。教师引导学生将劳动成果与美育作品相结合,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使学生在劳动中体会到成就感和愉悦感。项目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成长。比如,在“春天到了”主题活动中,学生要共同踏青,完成野菜采挖、一起包水饺和相关创作任务,并展示和分享大家的美育作品。这种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伴合作,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这有利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此外,教师在项目式教学法中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他们要设计和组织有趣的劳动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给予学生适时指导和帮助。这不仅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度,还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启发创造力,构建多元育人模式。为实现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牛庄镇西范小学构建多元化育人模式,充分利用农忙和家庭劳动机会,将劳动教育融入家庭和社会教育。学校组织学生在农忙时参与家庭劳动,如捡拾麦穗、采集落叶,进行拼贴画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审美素养,增强亲子互动和家庭教育的效果。学校还注重学科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形成以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为核心,第二课堂和兴趣小组为依托的实施架构。通过主题单元活动,学生在体验劳动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同时在劳动成果的再利用中进行美育教育,实现劳动教育与美育的双重提升。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采用课程融合化、活动主题化、主题单元化的方式。如在“落叶落粮粘贴画”项目中,教师要将劳动教育、美育相关学科知识融合进课程教学中,确立劳动教育活动主题,并在单元化教学中得以实现,最后师生一起参与评价学生的劳动过程和成果。这种多元育人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此外,学校还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比如,利用校园内的绿地和花园,组织学生进行园艺劳动,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和环保理念。学生在种植、浇水、修剪植物的过程中,学会劳动技能,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课堂外,学校与家长密切合作,鼓励家长带领孩子参与家庭劳动,如做家务、种菜、烹饪等,通过亲子共同劳动,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生活能力。
综合评价,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牛庄镇西范小学注重教学评一体化,强调嵌入式评价、过程性评价和任务式评价。教师通过评价学生的劳动过程和成果,激励学生不断进步。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在劳动教育的综合评价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知识掌握情况,关注学生的劳动态度和情感发展。在评价学生的劳动成果时,教师可以关注学生是否认真对待劳动任务,是否能积极参与劳动过程,以及是否能在劳动中体现出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了解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成长和进步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激励学生。通过这种全面、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学校能全面了解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表现,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潜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升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劳动教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成长和成就感。
跨学科视域下的小学劳动教育创新与实践,通过将劳动教育与美育有机融合,实现多学科综合育人效果。牛庄镇西范小学劳动教育资源开发案例,充分证明在劳动教育中融入美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有一定借鉴意义。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和创新劳动教育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作者:王杰,单位: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西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