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星教师、中国教育报好老师、人文幼学等 发表时间:2024-04-03 浏览次数:2156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时节气温转暖,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色,是踏青赏春、亲近自然的好时节。带着孩子来一场与春天的约会吧!
下面为大家介绍6个春日主题研学活动,一起来看。
和春天合个影
1.拍一张春天的印象画
这个活动非常简单,准备一张纸就可以了,可以请孩子想象一下春天在他们眼里是什么样子的,都有哪些动植物,在上面画上喜欢的小动物或者植物,甚至是简单的几何形状。
材料:一张白纸、一把剪刀、一支笔、一个拍照工具(手机/相机)。
玩法:带着剪好图形的白纸到户外去,任意找一处地方,拍下创意十足的照片,记录下美好的春天。
2.相纸贴花
用卡纸剪成相框或者直接用“纸相框”剪好,镂空处贴上一层透明胶或冷贴膜。不粘的一面画上树干、瓶子、蝴蝶、冰淇淋等图案,让孩子们用捡到的花草自由拼贴。
3.树枝花朵相框
找一些树枝,把它摆成你喜欢的相框造型,然后用绳子或者热熔胶将其粘贴起来,再找一些花朵做装饰,一个相框就完成了。
赴一场风的约“绘”
4.风筝满天飞
春天来了,没有风筝怎么行呢?在这个适合放飞风筝的季节里,开展一个关于“风筝”的主题活动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风筝为什么会飞?”“它的下面怎么还有长长的线?”“风筝是怎么飞得那么高的?”“应该怎样制作风筝?”……教师针对孩子们的这些问题,抓住教育契机,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通过观察风筝、绘制风筝、放风筝,让孩子们相互交流自己的探索与发现。
比如,可以开展风筝超市、自制风筝拼图、我的小翅膀、风筝与小鸟、风筝和影子等一系列的活动;在活动中,还可以将风筝渗透到五大领域中,甚至户外游戏也可以有相应的活动。
孩子们一定不要忘记放风筝的时候迎风跑呀!
收集春的颜色
5.寻找春天的颜色
材料:白色卡纸、彩笔、双面胶。
玩法:提前在白色卡纸上画出不同的颜色,收集植物和卡纸上的颜色进行配对。
6.把春天装进瓶子里
材料:玻璃瓶、滴胶。
玩法:先去捡一些喜欢的叶子、花瓣,将叶子装进瓶子里,然后将搅拌好的滴胶倒入瓶子中。
收集春天的影子
7.在阳光下玩影子游戏
春天阳光明媚,带着孩子们到户外的时候就会看到大树、楼房、老师、孩子,各种各样不同的影子,别小看这简单的黑影子,它可以用来玩大半天游戏呢!在栏杆的影子下弹钢琴也是很不错的游戏哦。
8.影子脸谱
今天,你的影子朋友心情怎么样?给影子的脸做个表情吧。用自然物做拼贴,贴出眼睛、鼻子和嘴巴,如果在沙地或者泥地,也可以直接上手画起来!
9.让影子来画画
在阳光灿烂的时候,带上白卡纸,趁着阳光的照射,把影子收集起来 。
10.在影子上进行添画
在户外收集的植物,可以黏在纸上,放在太阳下,植物的影子就出现了,孩子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上面进行添画。
在节气里面找春天
11.小小气象员上线
春天天气变化多端,晴天、雨天、打雷天……“春雷”是春天的气候表现,意味着天气的转变和下雨前的征兆,还伴有闪电的发生。
可以带着孩子留意聆听春分过后第一场雨水、第一声春雷、第一道闪电,并用多种方式让孩子自己记录下来这种气候现象,引导他们用心去感悟,了解大自然的神秘现象,及时为他们讲解这些现象的成因。
12.测一测日影
随着时节不同,影子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可以把这一活动作为长期活动保留,随着记录的变化,学生体会也会更加深刻。
如果天气晴朗,可以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旷的地方进行,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下立杆影子的长度,观察影子在不同节气、时间段的变化,可以帮助他们对比对不同节气的日影变化。
13.热胀冷缩小实验
春天天气回暖,温度升高,可以玩玩热胀冷缩的小实验,简单有趣地把抽象的物理概念用神奇的现象直观呈现。在这里只列举一例:
①准备糯米纸(有些糖果的外面有这一层)、剪刀、温水、碟子、彩色A4纸;
②取糯米纸,用剪刀剪成蝴蝶形状(或者其它形状也行的);
③将剪好的蝴蝶用记号笔或奇异笔勾画出轮廓,放到手掌上,如果手掌很暖和,这只漂亮的蝴蝶就会在手掌“翩翩起舞”。
春天识花草
14.大自然的研学探险
阳春三月,梅花还未落尽,桃花、樱花就已嫣然绽放,光顾着赏花,却不知赏的是什么花?老师何不给学生一份花草任务书,开启春季主题研学,来一场奔赴大自然的研学探险吧!
樱花任务书:
油菜花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