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洛阳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
位置:首页研学资讯详情内容

精品研学线路推荐 | 聆听黄河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洛阳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    发表时间:2024-02-08    浏览次数:2720

洛阳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在这里给大家拜年了!新的一年里,祝愿大家龙行龘龘,前程朤朤,生活䲜䲜!

下面一起来看今天的内容。

一、研学背景

临黄河而知中国,临小浪底而知黄河,今天的第一站我们将走进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小浪底工程的成功建设,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一座丰碑,从惧怕黄河到亲近黄河,人们的观念因超级工程——小浪底工程而改变,它使黄河下游的防洪标准由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当洪峰迭起,威胁人类安全时,小浪底落下闸门,削峰蓄洪,于是波小浪低,大河安澜,水库蓄水后在大坝上游所形成的浩淼水面、曲折河巷与雄伟山势竞相生辉,构成了“北国山水好风光——黄河小浪底”。

第二站我们将走进杜八联革命纪念馆,在这里你可以观看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烈士遗物,聆听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感受那段峥嵘岁月里,爱国志士们上演的一幕幕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史剧。

【研学主题】聆听黄河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研学地点】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杜八联革命纪念馆

【适用对象】5-6年级;7-8年级

二、研学目标

(一)通过走进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认知黄河全貌。学习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中国治黄史上的重要作用;走进杜八联革命纪念馆,了解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

(二)通过小组协作、老师指导,了解能量的转换原理,知道小浪底同时也是清洁能源的创造者,教育学生节约用水用电。通过动手编制鸟窝,体会鸟类家园的千奇百态。

(三)通过一天的研学活动,学会敬畏大自然,学习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三、研学资源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济源两地交界,依托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而建,属于水库型水利风景区,2003年被水利部认定为国家水利风景区。该水利风景区由水工建筑物群、退役工程设备、纪念雕塑、微缩黄河等元素组成,集水利功能、生态涵养、文化传承、研学教育于一体,打造“水利+乡村振兴+科普研学”发展模式,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大力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在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传承弘扬水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成效明显,塑造了“黄河小浪底”水文化品牌。现拥有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水利部水工程和水文化有机融合典型案例、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中小学研学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

杜八联革命纪念馆位于济源市坡头镇泰山村,始建于1997年,2015年提升改造,占地18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分为黄河怒吼、众志成城等6个展区,以图文资料记录了杜八联人民的辉煌业绩,全面展示了烈士们的丰功伟绩,再现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屈不挠的杜八联革命精神。现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20年9月4日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四、研学内容

(一)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

1.走进爱国主义展厅,做黄河卫士,了解小浪底工程建设历程;学习治理黄河的重要性。

2.了解小浪底水利枢纽的组成;结合生活,了解水库、水坝、库容的概念;感受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宏伟,以及小浪底调水调沙的独特魅力。

3.感受小浪底库区及湿地对鸟类及当地生态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动手编制鸟窝,体会鸟类家园的千奇百态,学会敬畏大自然。让学生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自己动手为小鸟做一个温暖的家。

(二)杜八联革命纪念馆

1.参观杜八联革命英雄纪念馆。“手拨河水脚蹬浪,腰系葫芦肩荷枪,纵横驰骋黄河上,惊涛骇浪任飞翔。”这是陈谢大军奖给杜八联民兵葫芦队锦旗上的一首诗。当地人渡黄河时将葫芦绑在船舷,或者将葫芦绑在身上游过去,因此这支队伍被称为葫芦队。

在杜八联革命纪念馆内,长矛、土枪、葫芦舟等一件件实物勾画着战争年代的硝烟烽火,闪耀着英雄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2.参观留庄英雄民兵营纪念馆,观看强渡黄河小电影。杜八联是一片英雄的土地,这里不仅有抗日自卫团的铁血风流、根据地的巍然屹立和攻不破的河防堡垒,还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留庄“英雄民兵营”。英雄辈出,功勋卓著。新中国成立后,留庄民兵组织在保卫胜利成果、发展集体生产中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被誉为“人民武装的一面旗帜”。

3.滔滔黄河起歌声,唱不尽英雄赞歌,说不完尚武风采。杜八联民兵创造的“联防战”与地雷战、地道战一起被列为中国民兵的三大战法之一。来到雕塑广场在这里听一听每一个雕塑的故事,深入感受“杜八联精神”。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更多研学人学习进步,共同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15538520101),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推荐研学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