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洛阳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 发表时间:2023-09-28 浏览次数:3123
这个小长假,小伙伴们想好去哪儿了吗?不如来场研学之旅吧,一起感悟家乡之美!
平台为大家精选了六条研学线路,快来打卡吧!今天为大家介绍“穿越历史风华烟云 感悟洛阳古今魅力”这条研学线路,一起来看。
一、线路简介:
抚今追昔,走进洛阳博物馆,穿越历史烟云,感受洛阳的千年辉煌,品读“古今兴废事”;日新月异,走进洛阳广播电视台,感受科技的发展。
【研学主题】感受历史变迁 体验科技发展
【研学地点】洛阳博物馆 洛阳广播电视台
【适用对象】小学、初中、高中
【课时安排】全天
二、研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行查阅资料、参观游览、听研学导师讲解等形式,探知文物背后的故事、了解洛阳广播电视台的发展历程,认识电视节目的采访、拍摄、配音以及后期制作流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活动分享、参与节目,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自信心;小组协作,激发孩子的探索精神,提升团队沟通协调能力;通过动手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文化艺术的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孩子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提升美学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三、研学资源
洛阳广播电视台成立于2009年11月,现拥有1个融媒体新闻中心、3个广播频率(综合广播、音乐广播、交通广播)、3个电视频道(新闻综合频道、科教频道、文旅频道)、1个公交移动电视等多种宣传平台。
基地拥有10个研学教室、多媒体互动教室、研学体验交流场地、室外活动场地及学生休息区域等。针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的年龄段,基地研发了最适宜完善的研学课程。通过形式多样、活动生动的研学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究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增强人文意识,使其在研学活动中,感受现代电视传媒的魅力,培养创新精神,开阔眼界,增进团结协作和开放合作意识,提高核心素养。
洛阳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教育与文化交流诸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目前馆内开设有六大专题陈列展览,展出文物上至石器时代,下至北宋,体现出完整的河洛文明发展的脉络。近年来,洛阳博物馆在研学教育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致力于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了解传统文化的平台。目前馆内开设有历史教室“博知乐园”,专用于各类研学活动的开展。
四、研学内容
(一)洛阳广播电视台
1.走进广电博物馆。通过研学导师讲解,了解洛阳广电的发展历史以及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了解有线和无线发展的脉络、现代信息传递的方式以及广播电视的演变过程。
2.走进FM1065,解密洛阳音乐广播。同学们参观音乐广播直播室,近距离感受音乐广播的魅力,和知名主持人近距离接触,在模拟广播室模拟广播直播,结合校园广播亲身感受广播主持的乐趣。
3.走进虚拟演播室体验配音诗朗诵。学生在虚拟演播室感受虚拟背景配乐诗朗诵,通过导播室控制,切换朗诵背景,及朗诵音乐伴奏。学生分小组或自由组合,在绿幕背景下进行诗朗诵。
(二)洛阳博物馆
1.争做国宝守护人。通过研学导师讲解和学生自主探索的方式让孩子更加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提升孩子们的文物保护意识。
2.小小博物馆家。通过手工制作,带领同学们真切地认识材质之美、结构之美、工艺之美等,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增强对历史文化和艺术审美的兴趣,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