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研学巴士 发表时间:2019-11-19 浏览次数:16447
2016年底,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把研学旅行列入学校教学计划。两年之后的2018年,教育部、中宣部又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积极开展校园影视教育活动。这两个政策之间无疑是可以相互关联的。
01以电影为载体开展研学
研学旅行的意义在于可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深度融合。电影赏析、电影评论、电影表演、电影配音、微电影创作、影视节(周)活……这样的实践活动灵活运用多种媒体、多种手段、多种介质,形式新颖,更符合中小学生年龄阶段特点,更容易让青少年感兴趣。将研学与电影结合起来,在看电影、评电影、拍电影、演电影中,让青少年收获体会和成长,不失为一种可行的研学方式。电影研学就是以电影为载体,开展体验式研学,用趣味性、体验性、互动性的课程,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行动力和合作力。既能感受到电影拍摄的艰辛与不易,又能让孩子体会到艺术与人生的价值。
02开展电影研学的可行模式
目前,国内已经有专家团队对电影研学进行深入探索,希望找到一种既有深度体验又可操作的电影研学模式。譬如说,开展电影拍摄实践课程,让孩子们在学习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之后,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独立进行编剧、导演、表演甚至后期制作,完完全全拍摄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再比如,在研学课程中,可以以中小学学科课程中的语文、历史书上提到的经典影片为蓝本,在专业的研学导师指导下,对影片进行分析,对经典影片进行翻拍,体验电影的价值和乐趣。
03电影研学的发展空间
电影对于儿童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电影研学可以有多种形式开展,对于参与其中的青少年来说,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在研学过程中,中小学生可以做到的不仅是复制经典,而且能在其中展现自己。电影能让孩子们在创意和有趣的经历中更好地学会沟通,并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电影研学这种新型的研学方式大有可为。在这一方面,业内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已经有以影视主题研学入选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在此可以开展多种面对中小学的电影研学课程。在这条道路上,只有不断地去体验、尝试、探索,才能充分发挥青少年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