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会员或当前会员没有查看权限
行前知识预习
课前准备:活动前围绕研学主题,利用一周时间进行活动前的知识预习准备。通过问题探讨、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做好知识储备。
1、了解插花艺术的起源和历史。
2、了解插花艺术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例行两会精神,学生要做优雅地生活者,善于发现美,欣赏卓越,注重生活的品味和细节,为生活和他人带来美的感受。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习主席提出“文化自信”,很多传统手工艺又重新焕发新生,出现在大众面前。通过让学生了解、学习传统美育美学,本次课程构筑了艺术品鉴,以“境”、“趣”、“格”、“韵”、“骨”、“味”等为标杆的内容形式兼备,尤以精神气韵为主的体系课程。
宋人四大雅事之一——插花工艺,自古以来,怡情于花草之间,是人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一种体现。插花,培养了学生的高雅情趣,感受劳动快乐,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美感,同时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认知,了解花开花谢的过程,领悟生命的意义。
一、课程目标:
(1)【认知目标】:简单了解插花历史起源,对插花有基本的认知,认识六大花器。
(2)【能力目标】:学会盘花的基本插花技巧及花材、花色的基本搭配。
(3)【情感目标】:培养孩子的高雅情趣,感受劳动快乐,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艺术美感,感受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课程资源:
伊禾三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位于自然风光秀美的4A级养子沟景区内,鲜花满地,绿树成荫。基地内种植了大量的葵花、菊花、芍药、牡丹、玉簪、百合、大丽花等几十种鲜切花,为课堂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三、课程对象:
幼儿园、1~6 年级(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能力,内容深度适当调整)。
四、课程时长:
半天
五、课程内容:
1.了解中式插花历史,及唐宋鼎盛时期插花文化的发展。
2.从晚唐时期罗虬所著的《花九锡》中看到,唐朝时候的插花已经被上升了到一定的高度,拥有一套完整的赏花方法。
3.了解古人寄情于花,以花拟人,根据花的不同级别有不同的礼遇。进而了解到唐代时期的社会阶层划分。
4.走进花园剪选自己喜欢的花材、使枝、客枝,体验劳作的乐趣。认识中式插花所需工具及六大花器。
5.巧思创作中式插花——盘花作品。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劳动快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美感。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伊禾三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