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会员或当前会员没有查看权限
1、引导学生搜集洛阳宫灯的相关知识和隋唐时期宫灯的特点,感受宫灯的艺术魅力。
2、行前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一、研学目标
(1)了解宫灯的历史进程
(2)隋唐时期的宫灯、宫灯的代表意义。
(3)体会宫灯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信。
二、研学资源
“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宫灯历史悠久,它创自东汉,盛于隋唐,久传不衰。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迁都洛阳后的第一个元宵夜,即在洛阳新宫内外和天津街上陈设百戏,遍饰宫灯,饮宴畅游。隋唐时期,每逢元宵佳节,洛阳全城家家宝灯高挂,处处明灯璀璨,人人提灯胜游,盏盏争奇斗艳。这种风俗,风靡全国,波及海外。其中洛阳宫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学生通过对宫灯的学习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对洛阳的热爱之情。
三、研学对象
小学生(3-6年级)
四、研学时长
90分钟
五、研学内容
1、理解宫灯的“宫”字,认识隋唐洛阳城布局和宫城区位置;
2、了解灯的起源;
3、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洛阳宫灯”;
4、体会灯的含义,点亮的是光明和希望,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5、巧手制作小灯笼,为灯笼绘制图案。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