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人
二、设计意图
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感悟黄河文化,品味劳动之美”研学实践活动是以劳动教育为主线,紧密围绕“感受黄河文化,开展劳动教育,走进自然科学,体验传统非遗”几大主题而展开的研学实践活动课程。此课程以本年级教材内容为参考,深化跨学科整合,结合本年龄段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从而精选的活动主题,为了更好的使研学实践教育和学校课程进行有机融合,促进与课堂教学的相互衔接,因此设计本次研学实践活动。
三、课程主题
感受黄河文化,开展劳动教育,走进自然科学,体验传统非遗
四、课程目标
1.通过参观农耕馆了解丰富多彩的植物品种,感受自然的魅力。
2.践行劳动教育,让劳动深入学生内心,学会自己动手,感悟劳动之美。
3.走进黄河新安窑艺术馆,了解紫砂杯的步骤,掌握方法要领,感受黄河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
4.通过非遗文化体验,手工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在实践体验中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磨炼坚强意志、促进身心健康,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无形中促进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的劳动意识。
五、课程安排
活动前家长可协助学生查阅资料并思考以下问题:
1. 植物拓印的原理是什么?
2. 紫砂壶的原料是什么?
3. 你了解的黄河的故事有哪些?
研学实践活动行程
课程一:【开营授旗,待队出发】
在指定地点集合,带队导师宣布活动开营仪式,授予队旗;教练宣讲研学活动计划、营部组织名单和活动纪律。仪式结束,开启一天的研学之旅。
课程二:【踏上征程,开启研学之旅】
乘车前往洛阳黄河神仙湾,车上互动,强调行车安全、注意事项及研学活动流程。
课程三:【非遗研学--新安窑艺术馆】
新安县位于黄河之滨,有着悠久的陶瓷烧制历史,从唐末五代以来,窑火千年传承不息。学生们进入艺术馆,欣赏紫砂器具,感受历史韵味。
课程四:【非遗手作——手工紫砂杯】
学生们跟着导师的讲解步骤深入了解紫砂文化的历史渊源,认识中国传统工艺的博大精深。通过亲手制作,锻炼动手能力,发挥自身想象力进行自发创作,提升审美情趣。
课程五:【感受美好自然,体验彩绘黄河石】
学生们观察自然美景,挑选自己喜欢的黄河石,在导师的讲解下完成彩绘黄河石,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课程六:【餐前文化,有序进餐】
教官安排做餐前文化,从小养成珍惜食物及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集体朗诵《悯农》,引导学生落实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课程七:【体验植物拓染】
学生们体验植物拓染,践行劳动教育。用身体力行感受劳动之美。
课程八:【游乐体验天外飞仙,欢笑布满乐园】
乐园中各项游乐设施让学生们放松身心,尽情享受秋日时光,通过体验游乐项目,锻炼孩子的胆量,挑战自我。
课程九:【劳动体验,拖拉机农场】
开上拖拉机,进入草地中,孩子们了解拖拉机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同时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在体验中让小朋友们感受到农民劳作的辛苦,学会珍惜粮食。
课程十:【青曼牧场,动物饲养】
学生们走进动物王国,近距离接触萌宠,体验动物饲养,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意识,激发探索欲。
课程十一:【总结拍照,温馨返程】
召开研学总结会议,学生们总结研学成果,拍照留念,乘车返程,结束愉快的研学之旅!
六、课后延伸
回顾当天研学活动内容,绘制研学路线,标注活动内容,并将每一个环节讲述给自己的家人或朋友听,使未参与活动的家人、朋友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罗列研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其解决方法,尚未解决的可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探索,自行解决或共同探讨,研学活动中学习到的本领与技能,在日常生活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