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洛阳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
位置: 首页 研学课程课程详情
课程
传递民族薪火 发扬科学精神(高中)
感受“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进程,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传统,增强家国认同感和道路、制度自信,厚植爱国情怀,奠好人生基石。
费用

请登录后查看

适用学段高中

课程时长一日

课程类别红色教育传统文化

相关基地潭头河大抗战办学旧址

微信扫一扫
行前教育
该课程未添加行前教育信息
课程详情

 传递民族薪火 发扬科学精神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主题:《 传递民族薪火 发扬科学精神》

时间:一天

活动内容:1939年5月到1944年5月,在中华民族举国抗战的大背景下,河南大学师生员工1000多人在校长王广庆带领下,跋山涉水,辗转到潭头继续办学,为国育才。在潭头,河南大学师生分住在70多家山区民宅中,共饮一缸水,同吃粗茶淡饭,让我们重回到那段抗战办学的岁月,去感受村民和学生的革命之情。

 

二、研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地参观和寻访,感受河南大学在潭头5年间流亡办学的艰辛历程;结合传统村落的历史存留和非遗传承,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在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具体体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研学导师的讲解,知晓村落建筑特色;自主探究村落中的知识展板,以小组活动为主要方式完整的梳理出村落当年的居住示意图和河大办学的过程,厚植“学好本领,报效国家”的立德树人根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和弘扬河大师生在民族危亡关头为国育才、为国读书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的精神,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学习、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兴趣。

三、研学内容

(一)参观纪念馆,了解河大潭头纪念馆有关史实。感受当时河大学生的战火青春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情怀。同时从以文化人的角度了解五年间河大带给潭头的变化,认识教育在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

(二)《建设美丽乡村》:当年河大师生为潭头建起了学校、提高了当地的生产能力和文化水平;如今脱贫攻坚又为潭头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精神的振奋。以整个村落作为课堂,了解美丽乡村建设过程的发展变化。

 

(三)实践活动:

1. 学唱河大校歌,细细品味歌词中的深刻意义。 

2. 生命安全教育:外伤处理、心脏复苏、搬运救护等课程。

(四)四合院彩绘

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它的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阖家团圆的期盼和幸福、美好、富足生活的向往。

大王庙村是河南省传统村落,四合院建筑时期较为鲜明的特征。河大抗战办学期间,河大师生就居住在这里。脱贫攻坚工作中,有关帮扶部门又帮助大王庙村复建了部分四合院。

请学生按照参观了解到的四合院知识,在图纸上画出四合院简易结构图,并发挥想象进行装饰。

课程安排
费用明细
研学课程: 请登录后查看
费用类型
费用说明
课程费用
讲解、课程教具
本文信息为原创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改动及发布本文,否则将视作侵权处理,追究法律责任。

潭头河大抗战办学旧址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大王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