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人
农耕文化研学活动方案
一、研学简介
【研学主题】
“寻农耕文化,悟劳动之美”
【研学背景】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一粒米的漕运之旅,隋唐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通涿郡,全长2700余公里。在这座博物馆里,不仅能近距离地观察“洛阳运河一号”古沉船,还能看到隋唐时期粮食仓窖遗址,更能走近精致复原的新潭码头。
洛阳童梦研学劳动实践基地,位于洛龙区佃庄镇,它是一所集农耕文化,劳动实践为一体的农耕科教园区。现主要接待研学活动,亲子活动,团建活动。
基地曾与二里头博物馆、洛八办、周公庙博物馆、洛邑古城、三彩小镇等研学基地联合开展研学活动,从2017~至今共接待十几万客户,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研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古代粮食如何运输;
(2)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耕社会发展成为世界农业大国的历程;
(3)了解24节气与农作物种植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大运河的修建对古代农业的发展有何影响,大运河的修建过程和历史作用。
(2)通过参与农业劳动,感受农民们的辛勤付出和丰收的喜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大运河作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之一,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走进农场、亲近自然,打开五感,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活动地点】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洛阳童梦研学劳动实践基地
【活动对象】1-9年级学生
【活动时长】一天
二、研学内容
1、开营仪式
【课程方式】校领导寄语、授旗仪式、学生宣誓、安全注意事项宣讲
【课程目标】培养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2、一粒米的漕运之旅
【课程方式】分队进行,任务探究
【课程目标】
1)以大运河的开凿为中心,生动讲述了洛阳的优越地理位置、东都洛阳的营建、大运河的开凿及运河上的水工传奇。
2)古代没有飞机汽车怎么运输粮食呢?通过一粒米的漕运之旅,认识古代运输方式。
2、认识国宝文物
【课程方式】分队进行,任务探究
【课程目标】
隋唐大运河在洛阳隋唐时期有哪些历史贡献呢?通过文物东罗马拜占庭金币、“洛阳运河一号”古沉船、小型隋唐时期仓窖等文物了解一下吧!
4、光盘行动
【课程方式】餐前文化、光盘行动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餐前礼仪,安静、专心用餐,养成饮食规律的良好习惯,培养孩子珍惜粮食的美好品质。
5、科普大课堂
【课程方式】分队进行,任务探究
【课程目标】
1)深入了解农耕文化的历史和基础知识等;
2)学习二十四节气的定义、历史和意义,了解每个节气对应的自然变化和农耕活动
3)学习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歌和气候现象;
4)学习农具的分类,包括传统农具和现代农具,了解各类农具的结构、使用方法和应用场景。
6、智慧小农夫
【课程方式】动手实践
【课程目标】
1)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及其基本生长特点
2)掌握使用种植工具的正确方法,如选择合适的种植位置、操作农具,体验植物收获的乐趣。
7、农具争霸赛
【课程方式】动手实践,分队进行
【课程目标】
1.亲身实践传统农耕技能,锻炼自己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身体力量;
2.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感受先人的智慧和勤劳;
3.通过小组比赛、团队竞赛等形式,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8、欢乐乐翻天
【课程方式】场地游戏体验
【课程目标】
1.通过游戏提高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培养他们互相协调、团结友爱的精神.
2.接触户外自然,充分体验户外活动的快乐,释放孩子天性。
四、活动安排
五、服务范围
1、费用包含:行程内景区门票费、导师费、课程费、交通费、餐费、保险费、服装费、任务道具、学习资料等;
2、人员配置:全程25:1陪同服务,全程由导师+助教陪同服务;
3、安全保障:安全提醒、安全专员、双重保险,责任重于一切。
4、研学手册:定制研学手册
六、安全提示
1、服从带队导师、教官及工作人员的统一指挥,紧跟队伍,不得擅自行动;
2、行程中有任何需要, 如感觉身体不适等,应立即向带队导师报告,由老师安排及时处理;
3、遇到问题与矛盾应及时向老 师汇报,由老师协调解决,不得与同伴发生冲突;
4、认清自己的带队导师,以及所乘车辆的颜色、车号,以免乘错车;
5、所有同学务必戴好口罩、必备物品,自备水杯,穿舒适运动鞋;
6、不得在车厢内吃零食,不允许带贵重物品,保持车内整洁;
7、晕车的同学由家长安排提前1小时服用晕车药;
8、不得在路边摊上购买不卫生的食品、饮品等;
9、用餐时,按照带队导师安排有序就座,不得大声喧哗,注意用餐礼仪和文明,不得浪费食物;
10、参观时注意水边、台阶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不乱跑乱跳,追逐打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