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洛阳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
位置:首页研学课程课程详情
课程
机器人大世界(小学)
走进机器人的世界,探索机器人奥秘;学生动手体验装配一个小小机器人,感受动手制作的乐趣。
费用

70 /人

适用学段小学

课程时长120分钟

课程类别国情教育国防科工

相关基地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

微信扫一扫
行前教育
机器人发展简史

一、早期机器人的发展

  机器人的起源要追溯到3000多年前。“机器人”是存在于多种语言和文字的新造词,它体现了人类长期以来的一种愿望,即创造出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或人造人,以便能够代替人去进行各种工作。

  二、近代机器人的发展

1920年,原捷克斯洛伐克剧作家卡雷尔·凯培克在他的科幻情节剧《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第一次提出了“机器人” (Robot)这个名词,被当成了机器人一词的起源。在捷克语中,Robot这个词是指一个赋役的努力。并提出了有名的“机器人三守则”:

  (1) 机器人必须不危害人类,也不允许他眼看人将受害而袖手旁观;

  (2) 机器人必须绝对服从于人类,除非这种服从有害于人类;

  (3) 机器人必须保护自身不受伤害,除非为了保护人类或者是人类命令它做出牺牲。

  这三条守则,给机器人社会赋以新的伦理性,并使机器人概念通俗化更易于为人类社会所接受。至今,它仍为机器人研究人员、设计制造厂家和用户,提供了十分有意义的指导方针。

课程详情
课程名称:《机器人大世界》
一、课程简介: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洛阳)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简称创新研究院)成立于 2014 年 10 月,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与河南省科技厅、洛阳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高科技企业孵化和骨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研究院开发设计的仿生机器鱼、中科智能书法台、小胖机器人、印刷相机检测系统等科技产品,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例如仿生机器鱼,以用于探测水中的污染物,并绘制河水的 3D 污染图。这种机器鱼形似鲤鱼,身上装有探测器,可以发现水中的多种污染物,如轮船泄漏的燃油或其他化学物等。
二、研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参观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中科院智能化研究所机器人展厅,了解中科院自
动化研究所在机器人领域的成就与地位。
2.参观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中科院智能化研究所机器人展厅,动手体验装配
一个小小机器人,感受动手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疑法、讨论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2.通过归纳,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科
学探索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系统了解机器人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背景,培养科技自豪感和民族力量的认
同感。
2.全面了解机器人发展的过程,增强对民族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研学内容
(一)参观中科院智能化机器人研究所,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史。
(二)参观中科院智能化机器人研究所,全面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和机器人分类等。
(三)活动:整理笔记,交流心得。
四、研学课程
(一)走进中科院智能化研究所,认识机器人种类
1.你知道机器人都能做什么工作?
答:送餐、引路、引导办公
2.如果你是一名科学家,你想发明一个什么样的机器人?
3.世界上第一代机器人是什么类型的?诞生时间是什么时候?
4.你看过有关机器人的电影或动画片有哪些?
(二)了解我国机器人发展现状
我国工业机器人起步于 70 年代初期,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 3 个阶段:70 年代的萌芽期,80 年代的开发期和 90 年代的适用化期。
1.70 年代是世界科技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登上了月球,实现了金星、火
星的软着陆。我国也发射了人造卫星。世界上工业机器人应用掀起一个高潮,尤其
在日本发展更为迅猛,它补充了日益短缺的劳动力。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于 1972
年开始研制自己的工业机器人。
2.进入 80 年代后,在高技术浪潮的冲击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3.从 90 年代初期起,我国的国民经济进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时期,掀起了新一轮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技术进步热潮,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又在实践中迈进一大步,
先后研制出了点焊、弧焊、装配、喷漆、切割、搬运、包装码垛等各种用途的工业机器人;
问题 1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机器人?
问题 2 你看过有关机器人的电影或动画片有哪些?
(三)、动手制作机器人来到机器人研究院,同学们想不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机器人呢?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一起来制作一款我们精心为大家准备的足走式仿生机器人。孩子们在组装中可以体会到不断征服所带来的喜悦,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孩子可以将拼装的仿生机器人带回家,作为珍贵的童年记忆。
(四)、课堂延伸:机器人诞生的故事
1. 第一代机器人:示教再现型机器人。1947 年,为了搬运和处理核燃料,美
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遥控的机器人。1962 年美国又研制成功
PUMA 通用示教再现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通过一个计算机,来控制一个多自由度
的机械,通过示教存储程序和信息,工作时把信息读取出来,然后发出指令,这样
机器人可以重复地根据人当时示教的结果,再现出这种动作。比方说汽车的点焊机
器人,它只要把这个点焊的过程示教完以后,它总是重复这样一种工作。
2. 第二代机器人:感觉型机器人。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对于外界的环境没有感
知,这个操作力的大小,这个工件存在不存在,焊接的好与坏,它并不知道,因此,
在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人们开始研究第二代机器人,叫感觉型机器人,这种机器
人拥有类似人在某种功能的感觉,如力觉、触觉、滑觉、视觉、听觉等,它能够通
过感觉来感受和识别工件的形状、大小、颜色。
6162
3. 第三代机器人:智能型机器人。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发明的机器人。这种机
器人带有多种传感器,可以进行复杂的逻辑推理、判断及决策,在变化的内部状态
与外部环境中,自主决定自身的行为。
五、课题研究
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在以下课题中选择一个,并完成相关内容。
1.机器人发展简史
2.我心中的机器人
3.仿生机器人探究
课程安排
费用明细
课程费用:70.00 元/人
费用类型
费用说明
课程
材料费
课程
导师
本文信息为原创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改动及发布本文,否则将视作侵权处理,追究法律责任。

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工农街道蓬莱路2号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