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会员或当前会员没有查看权限
一、课程背景
习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开展非遗学习活动,是对文化传承的担当,更是对文化自信的彰显。
焦作,是黄河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有神农舍身尝百草的传说,有竹林七贤的放歌长啸,有司马懿指点江山,有王维、韩愈、李商隐写出锦绣诗篇,这里更有太极拳的拳风阵阵以及四大怀药的药食同源!让我们一起走近人杰地灵、风景优美的太极之乡、山水焦作。
寻耕读文明,收获大自然的恩赐;跟着传承人打一场太极拳,充分了解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太极剪纸,感受“太极文化 ”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太极剪纸。观看一场“印象·太极”亲身感受太极拳传统文化的震撼与魅力,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做好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研学主题】 传非遗文化 寻耕读文明
【研学地点】 温县陈家沟
【年 龄 段】 3-4年级;5-6年级;7-8年级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参观印象·太极,了解陈氏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参观山药基地,了解怀庆山药的特征、食药价值,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精髓。
(二)能力目标
1、通过亲自体验剪纸艺术,将太极元素加入剪纸工艺当中,用折叠的方式,一起来制作太极剪纸。
2、通过跟武术老师的学习,练习太极拳法,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学习太极拳招式,传承非遗文化。
(三)素质目标
1、通过体验印象·太极以及亲自演练太极拳,感受太极拳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2、亲手挖山药,捡山药豆,食用山药,近距离认识山药。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课外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认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树立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观念。
2、通过分享非遗,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非遗,扩大非遗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3、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增强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文化素养,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让民族文化的营养根植于每一个孩子的身体里。
三、课程内容
(一)太极剪纸
纸的发明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剪纸的文化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在所有的民间艺术作品中,剪纸是最普遍的。太极剪纸是一项传统民间艺术,结合了太极拳的原理和剪纸艺术的特点。通过学习太极剪纸,学生可以锻炼手部协调能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太极科普馆
世界武术看中国,中国武术看河南!河南武术看太极。2020 年,太极拳被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太极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术,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哲学内涵。
同学们来到【太极科普馆】,这里展现的是太极拳的发展史,了解太极拳的演化历程。太极拳,它是武术,亦是文化;能磨志,亦能养生。来到这里,内心澎湃之情,唯有练拳以表达。
(三)《印象.太极》
《印象·太极》是知名导演张艺谋艺术顾问的“ 印象系列 ”又一力作,太极全域剧场基于河南陈家沟的太极拳文化,对太极进行更新颖、更有创意的表达。
在《印象·太极》里我们会看到一个个木头人,这些木头人仿若源于天地间的生灵,在舞台和观众席中打着太极。置身于此,我们会分不清自己是观众还是演员,好像我们自己在演练。观看沉浸舞台演出,感受阴阳、方圆、融合、平衡的身心净化。 “刚柔走天下,国威行五洲 ”,在寓教于乐的同时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中华非遗文化的种子,助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四)跟随太极拳传承人,打一场正宗的太极拳,一起学习太极拳经典八式“按、靠、挤、挒、肘、採、捋、掤”,不仅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里,还亲身感悟了太极文化,体悟太极文化中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的至理。
(五)《神农本草经》记载“山药,主伤中,补虚赢、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滋阴、久服耳聪目明益智、延年益寿。”温县在古代隶属于怀庆府,怀庆山药甲天下,山药在中医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现在让我们来带山药的故乡,认识和了解山药,挖一挖山药,拣一些山药豆,接受中药文化的浸润洗礼。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九都西路71号博艺文创园1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