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会员或当前会员没有查看权限
一、研学背景
磅礴奔涌的黄河在转了个“几”字形大弯后,被“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拦腰阻截,陡然平静下来,在黄河会兴段形成一个浩渺宽阔而波澜不惊的湖面,由此而孕育了一片神奇的湿地。每年冬天,数千只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过来过冬,在此徙居。近些年来,随着当地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和保护动物意识的不断提高,不仅是白天鹅,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黑鹳、中华秋沙鸭在内的200多种候鸟纷纷选择在此过冬,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生活的一幅美景。
地坑院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居民建筑,被誉为地平线上的古村落。“见树不见人,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 是对地坑院的真实写照, 也是豫西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长河中历史遗产的精彩篇章, 距今已有6000年的悠久历史。
【研学主题】湖光天鹅舞 院景地坑幽
【研学地点】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陕州地坑院
【年 龄 段】 5-6年级;7-8年级
二、课程目标
(一)走进黄河湿地,领悟黄河壮丽风光,欣赏自然环境与人文精神的魅力。
(二)天鹅湖畔观天鹅,亲近自然、了解天鹅等自然生物的习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动物和环保意识。
(三)走进地坑院,通过观察和导师讲解,近距离学习豫西地区的建筑特点和风俗文化,了解地坑院特殊建筑的形成原因。
(四)学生探索和分享感受,锻炼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
(一)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每年冬天,数千只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过冬,在此徙居。不仅是白天鹅,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黑鹳、中华秋沙鸭在内的200多种候鸟纷纷选择在此过冬,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生活的一幅美景。通过五感观察,细致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特点,加深印象,树立环保意识。
(二)陕州地坑院
实地测量地坑院内外温度的变化,从而加深对此古民居建筑功能的了解(冬暖夏凉),在此基础上,探寻和总结背后的原理,了解豫西地区建筑特点和风俗文化。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九都西路71号博艺文创园1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