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会员或当前会员没有查看权限
行前知识预习
课前准备:活动前围绕研学主题,利用一周时间进行活动前的准备。研学导师或班主任布置研学任务,让学生调查相关课程资料,通过问题探讨、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做好知识储备。
1、石刻拓片是什么?
2、拓片的制作方法与步骤是什么?
3、观察竹子的形态?
一、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千唐竹韵
2、适用对象:小学
3、研学地点:千唐志斋博物馆
4、课时安排:半天
二、研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认识竹子的特点,感受千年竹文化;能在导师的指导下观察、描绘出竹子的多姿形态。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小片竹林,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了解石刻竹子,知道竹子不同气候下的形态特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竹文化,让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深刻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三、研学线路:
感恩绘画研学——地道——故居研学——西沃石窟研学——龟型墓志研学——墓志展厅研学——拓片研学
四、研学内容:
1、行前:做行前课准备,为研学开展做兴趣铺垫;让学生熟悉研学手册内容,带好笔本随时记录;做研学活动安全提示。
2、行中:了解石刻文化,通过郑板桥竹子刻石的学习,欣赏竹子在风、雨、阴、晴不同时期的不同动态,为此堂课程的进行打下基础。
3、行后:对所学课程内容进行小组分享和自我总结,使得游中有研,研中有学,学有所获,通过“生问师答”的方式,补充扩展学习内容。
五、研学实践环节:
1、实践具体内容:
分研学小组,每组自行寻找馆内竹林观察竹的外形特点;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竹子的生长过程、习性及用途。
2、方法步骤:
(1)集体研讨,每组派出代表发言(竹子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形态特征,你了解到的竹子)。
(2)集体在展厅欣赏郑板桥竹画石刻,感受竹子在不同气候下的千姿百态,简单了解石刻艺术。
(3)导师总结竹子的外部特征及其寓意和象征意义。让学生了解从古至今,画竹的名家层出不穷,其中苏东坡便是画竹的艺术大师,他关于“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为千古墨竹画家所趋尚,传统绘画创作所遵循。
(4)专业绘画老师讲解竹子的绘画技巧,掌握竹子不同姿态的绘画方法。
3、成果收集与展示:
(1)导师做研学总结,学生分享研学成果、心得和感悟。
(2)学生自我评价:从自我表现、知识掌握、团队协作、组织纪律等方面进行总结评价。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铁门镇千唐志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