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会员或当前会员没有查看权限
行前知识预习
课前准备:活动前围绕研学主题,利用一周时间进行活动前的准备。研学导师或班主任布置研学任务,让学生调查相关课程资料,通过问题探讨、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做好知识储备。
1.千唐志斋是谁所建。
2.千唐志斋有多少墓志石刻。
3.千唐志斋石刻拓片有多少种书法展示。
一、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读千唐文化 练名人书法
2、适用对象:初中
3、研学地点:千唐志斋博物馆
4、课时安排:半天
二、研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千唐志斋历史文化,解读志文背后的历史故事;通过不同书法的辨识,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通过专业书法老师的指导,学会“楷、隶、行、草、篆”五种书法的举例书写。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诱导性提问,引发学生对藏品内容的兴趣;结合课堂教材,选取知名历史人物作藏品解读;分组探寻,团队合作的方式,了解不同书体,感受书艺之美;奖励机制,对于积极主动爱思考的学生应发“特权卡”(礼物兑换或者违纪免罚)。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志文故事,感怀古代人们在战乱频发年代生活的艰难,懂得新时代下,人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感受唐文化及书法魅力,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文物历史价值,懂得文物保护重要性,争做“文明守护人”。
三、研学线路:
书法研学——地道——故居研学——拓片研学——西沃石窟研学——龟形墓志研学——墓志展厅研学
四、研学内容:
1、行前:做行前课准备,为研学开展做兴趣铺垫;让学生熟悉研学手册内容,带好笔本随时记录;做研学活动安全提示。
2、行中:
(1)了解石刻文化,通过《李德裕墓志》与《屈突通墓志》的学习,结合课堂教材,明白当时政党不合对诗人李商隐仕途的影响,加深了解李氏父子平定“王世充叛乱”的历史意义;
(2)学习狄仁杰书《袁公瑜墓志》、徐浩书《崔藏之墓志》、刘墉条幅、王铎中堂,比较同时期不同流派书法特点和不同时期同种书法的演变,品书艺之美;
(3)分组探寻墓志中不同书法体现,通过专业书法老师授课,懂得和掌握不同书法的书写特征。
3、行后:对所学课程内容进行小组分享和自我总结,使得游中有研,研中有学,学有所获,通过“生问师答”的方式,补充扩展学习内容。
五、研学实践环节:
1、实践具体内容:书法艺术体验
2、方法步骤:(1)将40人团,8人一组,分成5个研学小组。以“楷隶行草篆”五种书体为例,让每组学生挑选出自己喜欢的书体并在展厅中找出对应书法藏品;
(2)在本组所找寻书体中,挑出3—5个代表性文字,并临摹在纸本上;
(3)每组学生积极发言,简要说出本小组所选书体的特点,代表书法家或作品;
(4)由导师做出总结,让学生了解汉字发展演变史;
(5)发放书写用品:毛笔和宣纸。专业书法老师举例对“唐、志、水、上、下”这五个字所呈现的五种书体进行深刻解读和书写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与临摹,掌握书写技巧;
3、成果收集与展示:对书写作品做小组内评选,对作品优异者,经专业书法老师点评后,合影留念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铁门镇千唐志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