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会员或当前会员没有查看权限
黄河小浪底
行前小知识:小浪底即黄河小浪底,位于河南省洛阳孟津县。小浪底工程的成功建设,是治黄史上的一座丰碑,从惧怕黄河到亲近黄河,人们的观念因超级工程——小浪底工程而改变,它使黄河下游的防洪标准由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当洪峰迭起,威胁人类安全时,小浪底落下闸门,削峰蓄洪,于是波小浪底,大河安澜,水库蓄水后在大坝上游所形成的浩淼水面、曲折河巷与雄伟山势竞相生辉,构成了“北国山水好风光——黄河小浪底”。
1.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黄河流经哪几个省份?
2.为什么小浪底要建在孟津?
杜八联革命纪念馆
行前小知识:杜八联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是南下中原,北上晋陕的交通要塞,境内山岭连绵,沟壑纵横,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境内的仰韶文化遗址,距今已有5000余年:西周时期,泰山一带曾为诸侯小国,唐时设大基、河清县;清时称为“杜里”,民国时设蓼坞、桥沟、泰山、大庄、壮年庄、毛岭、马住、留庄八保,上设联保,故称“杜八联”。
纪念馆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共分黄河怒吼、众志成城、浴血苦斗、河防堡垒、战旗高扬、浩气长存等8个部分。采用沙盘、景观、影像、油画和雕塑等多种展出形式,展品达500余件。各种展品翔实记录了“杜八联”人民的辉煌战斗业绩,全面展示了先烈们的丰功伟绩,生动再现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百折不挠、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
1.杜八联这么名字是怎么来的?
2.为什么渡黄河的队伍叫做葫芦队呢?
一、研学简介
临黄河而知中国,临小浪底而知黄河,今天的第一站我们将走进水利枢纽小浪底风景区,小浪底工程的成功建设,是治黄史上的一座丰碑,从惧怕黄河到亲近黄河,人们的观念因超级工程——小浪底工程而改变,它使黄河下游的防洪标准由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当洪峰迭起,威胁人类安全时,小浪底落下闸门,削峰蓄洪,于是波小浪底,大河安澜,水库蓄水后在大坝上游所形成的浩淼水面、曲折河巷与雄伟山势竞相生辉,构成了“北国山水好风光——黄河小浪底”。第二站我们将走进杜八联革命纪念馆,在这里你可以凝视着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烈士遗物,聆听着一件件先烈的英雄事迹,感受一下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爱国志士们上演的一幕幕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史剧。
二、研学线路
学校-小浪底-杜八联
三、研学特色
★特色一:走进小浪底,认知黄河全貌。学习小浪底在黄河上的重要作用
★特色二:了解能量的转换原理,知道小浪底同时也是清洁能源的创造者,教育学生节约用水用电。
★特色三:学习鸟的六大分类,通过动手编制鸟窝,体会鸟类家园的千奇百态,学会敬畏大自然。
★特色四:了解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四、研学内容
(一)黄河小浪底
1.走进爱国主义展厅,做黄河卫士,了解小浪底工程建设历程;学习治理黄河母亲河的重要性。
2.了解小浪底水利枢纽的组成;结合生活,了解水库、水坝、库容的概念;感受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宏伟,感受小浪底调水调沙的独特魅力。
3.感受小浪底库区及湿地对鸟类及当地生态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动手编制鸟窝,体会鸟类家园的千奇百态,学会敬畏大自然。让学生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自己动手为小鸟做一个温暖的家。
(二)杜八联革命纪念馆
1.参观杜八联革命英雄纪念馆,手拨河水脚蹬浪,腰系葫芦肩荷枪,纵横驰骋黄河上,惊涛骇浪任飞翔。当地人渡黄河时将葫芦绑在船舷,或者将葫芦绑在身上游过去,因此这支队伍被称为葫芦队。在杜八联革命纪念馆内,长矛、土枪、葫芦舟等一件件实物勾画着战争年代的硝烟烽火,闪耀着英雄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2.参观留庄英雄民兵营纪念馆,观看强渡黄河小电影。杜八联是一片英雄的土地。这里不仅有抗日自卫团的铁血风流、根据地的巍然屹立和攻不破的河防堡垒,还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留庄“英雄民兵营”。英雄辈出,功勋卓著。新中国成立后,留庄民兵组织在保卫胜利成果、发展集体生产中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被誉为“人民武装的一面旗帜”。
3.滔滔黄河起歌声,唱不尽英雄赞歌,说不完尚武风采。他们创造的“联防战”与地雷战、地道战一起被列为中国民兵的三大战法之一。来到雕塑广场在这里听一听每一个雕塑的故事,深入感受“杜八联精神”。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南昌路申泰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