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洛阳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
位置:首页研学课程课程详情
课程
钱币那些事(小学)
中国的钱币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种类繁多,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钱币文化。中国钱币系统之完整,门类之丰富,脉络之清闲,内涵之博大,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中国古钱币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千百年来一直为人称道,并由此产生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的钱币之学。
费用

60 /人

适用学段小学

课程时长60分钟

课程类别传统文化博物馆之都

相关基地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微信扫一扫
行前教育
行前课程

课前准备:活动前围绕研学主题,利用一周时间进行活动前的准备。研学导师或班主任布置研学任务,让学生调查相关课程资料,通过问题探讨、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做好知识储备。

问题预习:

1、预习古代钱币发展史。

2、你能说出几种现代支付方式

课程详情

一、课程背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五次极为重大的演变: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中国从春秋时期进入金属铸币阶段到战国时期已确立布币,刀货,蚁鼻钱,环钱四大货币体系。以后又经历了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直到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第一套人民币。

【课程主题】钱币的那些事

【研学地点】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年 龄 段】小学

二、课程目标:

1、认识古代钱币类型

2、了解货币起源

3、钱币演变的过程和发展史

课程重点、难点:

中国自古以来支付方式的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

三、课程内容

1、讲解认识最早的钱币

最早的货币形式是贝币,起源于商代,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之间。贝币是由天然海贝制成,由于其外形美观、质地坚硬且便于携带,成为了早期的商品交换媒介。在中国汉字中,许多与价值有关的字都以“贝”为部首,反映了贝币在古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讲解钱币的发展史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贝币逐渐无法满足交易需求,于是出现了金属铸币。最早的金属货币是铜贝,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大司空村商代晚期的墓穴中。春秋战国时期,金属铸币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有布币、刀币、蚁鼻钱等形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以黄金为上币,以镒(20两)为单位,以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这种方孔圆钱从此成为中国货币的主要形式,并一直沿用二千多年。

北宋时期,随着商品交换的发达和货币流通额的增加,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在一些地区大量地铸造铁钱。由于铁钱体积大、重量重,使用不便,加之铸钱的铜料紧缺,政府开始发行纸币。北宋的纸币称为交子,最初是由私人发行的,后来由政府正式发行,成为最早的纸币。

20世纪初,随着银行的出现,银行券也出现在中国经济中。1935年11月3日,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在全国实行法币改革,废除银本位制,确立了法币制度。法币与英镑实行固定汇价,促进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人民币,标志着中国现代货币体系的建立。人民币经过多次改版,逐渐形成了包括纸币、硬币在内的多元化货币体系,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优化和完善。

综上所述,中国钱币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从杂乱形状到统一形状、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从金属货币到纸币等多个阶段,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和货币制度的变迁。从贝币到铜币,再到纸币和现代货币体系的建立,每一次变革都是对当时经济社会状况的适应和推动。

3、游戏互动环节

通过买卖交换游戏,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索钱币的演变过程以及演变原因。

4、设计一件属于自己的钱币拓印作品

带领学生们认识拓印工具并了解其使用方法。引导同学们分小组设计出属于自己的钱币拓印作品。展示拓印作品,小组组长为代表讲述设计理念。

 

 

课程安排
费用明细
课程费:60.00 元/人
费用类型
费用说明
材料费
待定
本文信息为原创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改动及发布本文,否则将视作侵权处理,追究法律责任。

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安乐镇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