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研学依托自然景区、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基地等资源单位,开展以认识自然环境为目的的一系列探究活动,将真实环境中考察所见与课堂所学内容建立联系、相互印证,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和思维发展,让学生了解所处的空间环境,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进而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洛阳依山傍水,山水自然资源丰富,为自然生态研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开展自然生态研学,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树立爱护自然、保护生态意识。
地理学科是高中阶段落实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在高中地理跨学科研学主题实践活动中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措施。
森林研学是自然教育中的重要一环。让孩子树立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并学会科学保护自然的方法,是其主要目标。
增长学生见识离不开课堂,但不能囿于课堂,必须让学生走出校门亲身体验。研学旅行正好弥补了校内教育的不足,让学生走进自然,将文化内化于心,将知识付诸应用。
日前,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
12日,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第一批国家公园各自有哪些亮点?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强调,各地要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等建设研学旅行基地,根据育人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教育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由此可见,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教育教学也是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重要内容。
苏联著名教育家卡普杰列夫曾经提出:“儿童应该尽早而且长时间地投身于大自然中,从中吸取对它的印象,体验大自然在每个人心中激起的思想和感受,儿童需要亲眼看到太阳的起落和月亮。一句话,必须与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现象融合在一起。”可见,自然中游戏对儿童非常重要。
地质科普主题研学旅行可以充分利用地质公园丰富而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作为研学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增长知识,学会观察、体验、探究、合作,体现立德树人与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伊川建业绿色基地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鸡冠洞研学基地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
洛阳白云山景区
基地级别:省级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
基地级别:市级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
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