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时间:2019-10-11 浏览次数:9021
目前,多地明确研学旅行将纳入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坚持公益性原则,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应减免费用。这对把研学旅行作为“摇钱树”的机构而言,无疑敲响了警钟。近年来,随着研学旅行的热度不断攀升,套上“研学旅行”外衣的产品充斥市场,然而,这些与公益性质的研学旅行却是背道而驰。早在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定义。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市场加入教育元素的旅游产品更具价值
近两年间,研学旅行成为一个热门词,被广泛应用。今年暑期,不少旅行社和留学机构打着“研学”的名号,纷纷推出研学旅行产品,招揽生意,研学旅行产品成为了市场追逐的“香饽饽”。
记者查看多家旅游机构的“研学”产品发现,这些挂着“研学”之名的产品,与过去的游学产品并无二致,多以参观名校、夏令营等为主。有些机构则自成一派,对“研学”进行新的解读。青蜜创始人雷永青表示:所谓研学,和游学有交集,强调的是“研究性学习”,旨在鼓励学员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课题,在旅行的过程中进行专题研究。这个过程需要叠加教育的内容,并且突出研究性。
热度攀升的“研学”缘何为旅游机构所追逐?左驭资本执行董事王亭分析称,随着旅游业竞争愈发激烈,旅游机构亟需新的产品来提升利润率,通过融入教育元素,改造供应链,形成差异化竞争。无论是游学,还是研学,与一般的旅游业务10个点以内的毛利率相比,加入教育元素的旅游产品,毛利率可以达到20至30个点。
政策坚持公益性原则 不以盈利为目的
根据《意见》在提出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原则之外,明确提出研学旅行的公益性原则,即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应减免费用。
为何要强调研学旅行的公益性?首先,《意见》明确,研学旅行的组织方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其属性是校外教育活动,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日本:修学旅行研究协会提供资金人力支持的
资本是逐利的,如何维持研学旅行市场的有序性和研学旅行本身的公益性?日本在研学旅行的探索中形成了一定的模式。
首先是宏观层面,修学旅行被写入了日本国民教育大纲,纳入了学校教育法,规定包括特殊学校在内的所有学校必须开展修学旅行,并被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范围中;
其次是中观层面,日本修学旅行研究协会(ETI)作为公益法人,负责对修学旅游进行研究、调查,进行资料信息的汇总及分析,并为外界提供相关信息支持,处理有关修学旅游的申诉及请求,同时为修学旅游提供资金及人力资源支持等;
再次是微观操作层面,委托给商业旅行社操作执行,由学校选定有关机构认证、口碑好、业务专业的旅行社作为合作伙伴,确保研学旅游的安全有序开展。业界人士建议,研学旅行不仅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还需要一个更为专业的机构对研学旅游活动进行管理、监督和指导。
该人士建议参照日本修学旅行研究协会的样本,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组织人员开展对研学旅行的研究,定期组织相关的调查统计,为社会各界提供信息咨询服务,进行市场化、科学化的管理等,架起政府、学校与市场之间的桥梁。